經濟發展應為群眾增加幸福感和獲得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03 14:03 來源: 央廣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反腐”“環保”“新常態”成今年兩會高頻詞

辛鳴:經濟發展應為群眾增加幸福感和獲得感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距離全國兩會開幕的時間越來越近。除了參會的代表、委員,幾乎全民都進入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兩會上討論的國計民生問題,無一不是與公眾密切相關的大事兒。那麼,大家都在關心什麼問題呢?

  2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召開。此前,對兩會的關注已經不斷升溫。截至昨天下午6時,新浪微博上關於兩會的信息,已經接近8000萬條;在百度的搜索欄中輸入“2015全國兩會”,能檢索到326萬條相關信息。

  在回答“你最關注什麼話題”時,人民網和新華網的網友,都把最多的票數投給了“收入分配”和“反腐倡廉”。在人民網上,這兩個選項都獲得了50多萬張選票。此外,雖然“經濟新常態”是今年網絡調查的“新面孔”,但也排在了人民網最受關注話題榜的第三名。人民日報客戶端的數據顯示,“收入分配”也排在公眾兩會關注熱點的第一位,而“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票數相當。涉及民生的話題,總會受到格外的關注,因為這是最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新華網上,由網友票選出的“兩會十大熱點關注話題”中,既有食品安全、醫療、養老、教育公平這樣涉及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也有依法治國、簡政放權這樣的“高大上”話題。而以霧霾為代表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是在街談巷議中常被提及的兩會話題。

  “反腐”、“環保”、“新常態”、“收入”、“養老”,這些詞彙成為兩會期間大家談論比較多的高頻熱詞,既映射公眾對國家的未來的關注,也充分反映出大家對個人生活幸福感的期待。那麼,能不能從期待感上升到“獲得感”?我們也會試著從兩會中找找答案。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對此進行解讀。

  經濟之聲: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會出現一些備受關注的熱詞。這些熱詞既折射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眾的所思所盼。在2015年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反腐成為公眾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這一點我們從昨天下午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媒體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就能感受得到。結合大環境來看,為什麼公眾把反腐問題提到如此高度?

  辛鳴:十八大以來反腐敗的明顯成效,激發了社會群眾更高的期待,大家這樣關注,就是因為要想反腐敗真正取得勝利,就需要從腐敗的根子上抓起。腐敗現在形成一種汪洋態勢,如果我們抓住根本,抓住最大的腐敗分子,也許就能從根上把腐敗給消除掉。民眾關心反腐敗好像和現實生活關係比較遠,其實不然,反腐敗本身就是一種保民生的重要舉措,腐敗的收益客觀上就是民生財富的流失,所以只有反腐敗,才能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營造環境、創造條件。

  經濟之聲:“新常態”這個詞火了,不但在地方兩會上“新常態”成政府報告的高頻詞,在日常媒體報道中也不斷出現對“新常態”的各種解釋。2015年是全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關鍵一年,如何看待新常態下的GDP增速放緩?在一項網絡調查中,近八成參與調查的網友對GDP增速放緩比較樂觀。今年全國兩會上,圍繞“新常態”又可能會出現哪些新的熱點內容?

  辛鳴:現在我們都在講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而且新常態裏面有一個很直接、最正面的問題,就是經濟增速可能要從過去的那種高速增長,變成中高速。我們要通過經濟速度的放緩來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

  這些年來我們發現,經濟應該求好,而不是應該求快。經濟發展要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僅僅是好看的報表和漂亮的數字。如果社會僅僅追求單純的經濟和發展速度,其實帶來4萬億甚至8萬億、16萬億經濟刺激也都不是難事,以中國的現在的經濟實力,這一點完全可以做到。但是這樣的做法沒有意義,所以把速度放下來。

  圍繞經濟增速的下滑,經濟新常態凸顯,比如更加關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調整,要讓中國的産業從傳統産業上升到現代産業、高端産業,讓産業結構從過去的第二産業比較凸顯,要慢慢過渡到第三産業、服務性産業。在這些方面都會出現一系列著眼于經濟發展效益好,著眼于經濟發展為人民群眾增加幸福感和獲得感的變化。

  經濟之聲:今年是新修訂的環保法實施首年,也是“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的收官之年。從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表述來看,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力度很可能只增不減,通過節能減排治理環境污染也將勢在必行,有助於實現“增長減速但質量提高”。新常態背景下,生態環保將來有充分的發展空間。其中,您比較關注哪些領域?

  辛鳴:我們為什麼關注環保?因為目前的環保問題是我們必須直面的一種狀況,如果我們沒有可呼吸的乾淨空氣了,沒有能喝的乾淨水了,我們談什麼生活的幸福感呢?所以環保問題讓我們不得不直面。

  直面環保問題,有一個前提是搞清楚為什麼大家關注和擔憂的環保問題。這個原因固然有過去一些地方政府不正確的政績觀,導致為了大幹快上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産生了很大的危害。但是目前各地方都已經開始注意重視節能減排,注意轉變發展方式,所以已經慢慢在改觀。

  我們還要看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環保問題還有社會發展的階段不可跨越的深層的根本性的原因,也就是在現有的這種生産力水平的基礎上,在既定技術狀態下,要想完成中國社會工業化這一歷史進程,環境發展與環境的矛盾關係、緊張關係必然是客觀存在的。不可能一廂情願地在工業化過程中間還依然説田園牧歌。在這種狀況下,未來在直面環保問題、解決環保問題的時候,應該解決哪些問題,前提是整個社會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包括生活方式要轉變,轉變高消耗能源、高破壞環境這麼一種生活方式。最根本還是要著眼于技術進步,如果沒有真正技術上的突破和進步,指望産業結構調整到環保的産業結構、綠色的産業結構、無污染的産業結構,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沒有技術做支撐,所有一切環保的改善和環保的發展都是空中閣樓。

  經濟之聲:如果想獲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是必須要承擔環保的責任的。眼下這個時間點,我們的技術進步手段,達到改變環保現狀這麼一個水平嗎?

  辛鳴:和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整個國家的層面、社會層面都在重視環保技術的研發和環保技術的産業化,有很多的內容是可圈可點的。但是還要強調一點,環保的技術的提升和發展,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緊密相聯絡,如果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沒到更高階段的時候,更高技術水平的發展和進步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這方面,要腳踏實地,既要堅韌不拔地進行環保技術研發和進步以及産業化,同時要在既有這種技術條件下盡可能提高環保意識,讓我們在既定工業發展的模式下,把環境問題發生的概率降到最理想度。

責任編輯: 盧靜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