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諸多特徵中首先被注意到的是經濟由高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增長。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由2010年的10.4%和2011年的9.3%下降到2012年和2013年的7.7%、2014年的7.4%。增速有所下降,是因為隨著我國經濟體量的增大,傳統增長方式錶現出極大不適應,並且難以為繼。與此同時,我們需要用更多資源去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多元目標,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高效益高水平的經濟增長。但應看到,增速下降會加大保持和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的難度,造成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財政金融領域一些潛在風險也會進一步暴露出來。因此,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絕不意味著可以放鬆對經濟增長的關注,而是要努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由於各方麵條件變化,經濟增長速度有升有降、經濟波動式增長是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導致增速起伏的原因既有長期趨勢因素,又有短期波動因素。分析宏觀經濟運行,既要在紛繁複雜的經濟現象中認清主導經濟運行的長期趨勢,尊重它、引領它;也要厘清致使經濟運行出現起伏的各種短期因素。對不利的短期因素,要及時採取宏觀調控措施,避其可能衝擊經濟正常運行之害;對有利的短期因素,要抓住時機順勢引導,揚其提供機遇促進增長之利。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呈現一系列趨勢性變化。這是應牢牢把握的主導我國經濟運行的長期趨勢。同時,應認真分析、積極應對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短期因素,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從國內看,雖然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在一定時期帶來經濟下行壓力,但全面深化改革産生的紅利以及萬眾創新帶來的推力,將不僅在短期內拉動經濟增長,而且為長期經濟增長打下堅實基礎。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自然成為當前的重點工作任務。 從國際看,當前世界經濟雖然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期,總體復蘇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但今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有所回升,某些發達經濟體(如美國)和一些新興經濟體(如印度、南非)會出現比較有力的增長。世界經濟增速回升,為我們趨利避害、順勢而為,促進國內經濟增長提供了機遇。應抓住機遇,把我國對外開放提高到新水平,努力保持我國經濟增長與世界經濟趨勢相協調,使我國經濟新常態更加生機勃勃、強勁有力。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要求我們既把握經濟增長由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的長期趨勢,又分析影響經濟波動的短期因素,特別是抓住有利於穩增長的短期因素。(汪同三)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