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科技創新的春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26 07:3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要以突破科技創新同經濟發展不適應問題為主要目標,切實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正式對外發佈,這部指向明確、操作性強的改革方略,再次吹響了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號角。

  從鄧小平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産力”,提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論斷開始,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先後經歷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改革浪潮起于1985年3月的《中共中央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在經濟體制改革大背景下,我國科技體制中存在的科技與生産脫節等弊端更加突出,《決定》確立了“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科技方針,提出了科技撥款制度、組織機構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原則和方向,標誌著我國科技體制進入了正式改革的階段。

  第二次改革浪潮是上世紀90年代“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和實施。隨著中國進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階段,國家確立了“科教興國”戰略,提出“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改革方針,開展了科研院所結構調整的試點工作,推動應用型科研機構和設計單位實現企業化轉制,啟動了973計劃、985工程。我國科技事業進入了大發展的機遇期。

  第三次改革浪潮是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實施。中央提出今後15年科技工作的指導方針為“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我國進入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快車道。

  縱觀科技體制的歷程,黨和政府抓住了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的牛鼻子,黨和政府的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不斷提高。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伴隨著改革的全面深化,尤其是國家確立了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之後,對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貢獻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認識障礙和制度機制藩籬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客觀形勢的變化,催促科技體制改革加快腳步。

  2013年,中央提出要消除我國科技存在“四個不相適應”的問題:科技發展水平與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現行科技體制與我國科技快速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科技領域佈局與發展大勢不相適應、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與人才強國要求不相適應。過去的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常務會專題研究科技工作有15次之多,科技體制改革在“蠻拼精神”中起勢良好。今年兩會,還形成了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建立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臺等改革新共識。

  從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到中央出臺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管理改革方案,再到今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科技創新的春天”正在到來。新一輪的科技體制改革,要以突破科技創新同經濟發展不適應問題為主要目標,切實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為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作出實質性貢獻。(劉立)

責任編輯: 張倩倩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