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今年中國經濟的“開局”?4月1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會上,他“把脈”中國經濟並首次提出一個判斷:現在中國經濟正處在“銜接期”,一些傳統的支撐力量正在消退,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力量則在成長,有的新業態新産業呈爆髮式成長。但目前新舊産業與動力轉換還沒有銜接到位。(新京報4月15日) 據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長7%,為2009年來最低。在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專家和企業家代表的意見,對於後期中央出臺微調預調的宏觀經濟政策具有重要影響。從報道來看,總理在座談會上向專家和企業家代表交流的問題中,主要涉及市場對降準和降息更看重哪個,過剩富裕産能對市場的衝擊,對推進大眾創新等方面減稅的建議,手機流量費高、網速慢,簡政放權等問題。從李克強這次和專家交流的具體問題中,可以看出中央特別是總理對經濟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向以及釋放的信號。 一是進一步降低企業的負擔。這次總理詳細詢問了降準還是降息對企業實際負擔的影響。還談到了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加就業必然要減稅,對此向專家詢問減稅的具體建議等;同時,座談會上還提出了研究如何把流量費降下來,“薄利多銷”。總理所關注的這些問題,與企業的實際負擔有緊密關係。此前國務院為降低企業稅費推出了多種舉措,比如降電費、減資源稅等。在一季度經濟增速為7%的情況下,中央對於下一步經濟調控的措施,從各種信息來看,一個重要的舉措仍然是加大減稅力度,特別是降低企業經營中的相關稅費。把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體現了中央重當前、利長遠的調控思路,對於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二是減費讓利中不忘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總理在和專家的交流時,談到了“營改增”等問題。總理在講話中也提到了信息産業的發展,指出“像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仍可以加大力度。這不是重復建設,是遲早要做的事。此外就是拉動消費,特別是促進服務業發展,我們的政策要給市場更大空間。”因此,中央政府在穩增長的過程中,始終牢牢抓住調結構的問題,提出促進第三産業發展的各項舉措,做到了既有利於穩增長,又有利於調結構,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也體現出中央政府立足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發展實際進行宏觀調控的經濟思路和高超智慧。 三是貫徹改革主線,釋放改革紅利。總理所關注的大部分問題,都與當前要推進的改革政策有緊密關係,比如“營改增”,PPP方式增加公共産品供給等,這些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也是財政體制創新改革的重要內容。比如PPP模式,又稱為公私合營模式,是將政府公共産品供給向市場開放,吸引民營資本參與政府供給服務産品供給的融資機制。這一改革與之前政府向市場購買供給服務的改革思想一致,同時,PPP方式是從財政支出角度解決相關問題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對減稅有支撐作用,是減少財政支出的舉措,另一方面也對市場特別是公共産品服務市場有激勵和引導作用。對於簡政放權的改革,總理指出“我們的‘工具箱’裏還有不少政策工具,而最大的工具就是‘改革’。你們剛才講到,就連東部地區的一些企業,50%的時間在幹事創業,50%的時間則在和政府磨嘴皮子、甚至跑斷腿。所以我們下一步還是要在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基礎上,著力促改革、調結構,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 可見,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將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各項改革目標和舉措落到實處,是中央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宏觀調控政策組合體的主要內容。中央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經濟運行中的實際問題,體現了中央執政和經濟發展思路方面的一貫性和連續性,向市場釋放了中央堅定不移推進改革解決實際問題的決心。(李寧)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