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轉型時期和矛盾凸顯期,醫療領域難免也會“亂花漸欲迷人眼”:醫藥不分家帶來的“以藥養醫”、大處方等亂象,監管漏洞滋生的假藥鏈條、醫托騙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健康長壽的訴求越來越強烈,求醫問藥的過程卻充滿了無奈和艱辛。“等不及”、“傷不起”的背後,是老百姓對醫療體制改革直接而強烈的利益訴求。 “男扮女裝賣衛生巾救女,獲捐款超140萬引爭議”,“父親上街挨揍為兒籌錢,‘人肉沙包’獲捐超50萬”…… 這些加“duang”特效的“另類求助”吸引公眾眼球獲大量捐款,但更多人卻無處求救。在“看病難”、“看病貴”的時代背景下,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無助和悲愴,一次又一次地擊中了我們心中的愛與痛。 如果疾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老百姓的體面和尊嚴就面臨著深層次的社會割裂。而全面推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初衷,就是為了尊重和回應公眾的利益訴求,從便民、利民的角度出發,為老百姓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低成本的醫療服務。 縣級公立醫院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龍頭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紐帶。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切實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關鍵環節。把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將公平可及、群眾受益作為改革出發點和立足點,讓老百姓更加方便、低成本就醫,是“讓人民對改革有更多獲得感”、“讓民眾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應有之義。 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論是有效治理 “以藥補醫”,還是深化管理體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抑或提高醫療服務能力,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不僅是利益格局的調整,也是發展觀念的轉變和價值觀念的重塑,都不可避免會帶來“轉型的陣痛”。 一項給許多人以光亮和希望的綜合改革措施,在“落地”的過程中,既會遭遇既得利益者或軟或硬的消極抵抗,也可能會被“鑽空子”,這使制度規範在執行過程中大打折扣甚至形同虛設。只有對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複雜和艱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多一些前瞻性的規劃和設計,建立強大的實施操作系統,制度善意才能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更好地惠及老百姓的求醫問藥。 通過持續、深入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縣域衛生服務體系,提升縣級公立醫院看大病、解難症水平,實現“大病不出縣”,方便老百姓就地就醫;這樣美好的圖景,值得每一個人期待。當夢想照進現實,老百姓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自然會提升,醫療改革自然會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同。(楊朝清)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