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改革關鍵一步:統一“身份證號”釋放多重紅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6-06 08:2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劃定年內必須實現的硬任務“一照一碼”改革,近來又啃下了一塊硬骨頭。

    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作為“一照一碼”改革最為關鍵的環節,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實施意味著中國官方力推的商事制度改革繼續向前邁進。

    打破多重區隔 突破多年難題

    “這是一個我們多年來都想做的事情,不過遲到總比不到好”,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發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長鄒東濤告訴中新網記者,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場中欺詐行為的持續增多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

    鄒東濤表示,官方曾想了很多辦法來治理市場秩序。此番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將有利於市場的完善,賦予市場正能量。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實施之所以多年來一直面臨阻力和其本身的複雜性有關。這一點從李克強在常務會上提到的技術細節就可見一斑。

    在該次會議上,李克強向有關部門負責人發問:“社會信用代碼的科學性,你們論證過嗎?論證中是否有大的分歧?”該負責人回答説,目前確定的代碼制度已經經過專家反復論證,原來工商、質檢、稅務的“三號”,都能納入新的18位編碼中。

    討論中,另一位有關部門負責人提出,參與國際金融交易的機構還需要一個國際通行的“全球法人機構識別編碼”(LEI)。總理當即要求,對於確需保留的其他編碼,新編制的社會信用代碼要與之建立起“唯一的映射關係”。

    事實上,更大的阻力在技術之外。改革首先需要打破部門的區隔。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工商登記涉及的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都有自己的一套編碼,而且信息各自獨立存在,而這些信息往往又和審批權相關。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接受採訪時表示,改革過程中需要各單位各部門做大量的協調工作,一旦遇到級別比較高的單位或部門,協調起來就不太容易。

    改革還需要打破地域區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寧寧告訴中新網記者,地方政府對經濟發展的高度介入被一些學者視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之一,但這一特點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地方保護主義的盛行導致市場被人為割裂,進而導致很多産業集中度低,一些企業“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面對諸多阻力,中國高層也加強了改革推進力度和改革推進的技巧。兩個月前,李克強總理在工商總局召開座談會時向有關部門提出“硬任務”:“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年內務必實現。

    而在此次常務會上,李克強亦關注到改革成本的消化問題,希望避免因市場主體産生額外支出拖累改革進度。

    在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改革後對新註冊登記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將一次性免費發放統一代碼和登記證(照),對已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原則上在2017年底前完成代碼和證(照)轉換,舊證(照)在到期前繼續有效”後,李克強指出,“這個要對群眾講清楚,公告天下。這是便利老百姓的改革,一定要把好事做好!”

    統一“身份證號”釋放多重紅利

    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之所以被視為商事制度改革的關鍵一步,是因為此舉有利於構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市場的重要改革舉措,能促進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和交易成本下降,從而實現社會運行效率倍增。

    鄒東濤形象的表示,市場是好東西,有了市場可以帶活經濟,但它也是壞東西,基礎、制度不完善的市場會帶來很多混亂,損害民眾利益。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正是約束市場野性,減少其負面作用的基礎性制度建設。

    這種制度建設對於市場最直接的效果是提升社會效率和信用水平,從而降低社會成本。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經濟意味著參與交易活動的個人、組織都應有一個可識別的信用記錄碼。過去,很多參與社會交往的組織,由於沒有一個網上可查詢的正式身份,它做的很多事情、簽過的很多文件,其實從法律上來講是不具有正當意義的,而通過“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可以終止市場運營當中的此類行為。

    統一的“身份證號”也將帶來效率的提升。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透露,商事制度改革以來,企業註冊時間已從改革前的平均26天縮短到了14天。如果實現“一照一碼”將會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這對於每年1000多萬新增市場主體來説,帶來的時間價值、就業增加、資金使用效率都將是巨大的。

    在企業之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制度的實施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體現和關鍵的配套措施。

    2014年來,以政府放權、降低門檻為主要標誌的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在中國持續推進並帶來各地市場主體的井噴。在審批的取消和門檻的降低大幅減輕創業成本的同時,一些問題公司也隨之顯現。

    這一情況受到官方高度關注,李克強就曾直言,如果對坑蒙拐騙、假冒偽劣、侵犯知識産權的行為沒有更加嚴厲的懲處,好的企業就發展不起來,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不過,重視“亂象”的治理並不意味著官方要退回到主要依靠行政審批來規範市場主體的老路。未來政府對市場管理的重心,將是通過強化透明,將企業的方方面面呈現在市場面前,讓市場各方面擁有作出判斷所需要的充足信息,在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實施正是政府職能轉變大棋局中的關鍵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商事制度改革在推進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在一些地方也有所體現,比如一些地方的“一照一碼”還只能在當地實施,沒有得到其他區域的認可。鄒東濤也表示,政策如果只停留在頂層設計是不夠的,國務院下一步還需要跟蹤政策的落實,使好的政策成為有效的政策。

    李克強在也關注到這一問題。在此次常務會上,他就要求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會議材料中寫到的“個別領域有特殊困難的”的表述進行解釋。

    該負責人回答説:一些證(照)的有效期相對較長,如果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負責人遲遲不更換新版證(照),那在一段時間內,原有的“三證三號”仍然會與新的“一照一碼”並行通用。但保留一定的“過渡”時間並不意味著改革的拖延。改革實施後,即使法人和其他組織沒有更換新版證(照),在管理機構的數據庫中,其所對應的唯一社會信用代碼,也將立即形成並生效。(記者 周銳)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