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近期,全國各地暴雨頻繁來襲,很多城市嚴重內澇。大家又開始相約"看海"。而這樣的調侃也被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注意到了。他在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談説,“一場暴雨,就會引發市民們戲稱的‘看海’現象,説明我們的地下管廊建設嚴重滯後。加快這方面的建設,很有必要!” 很多城市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可地下基礎設施仍是短板。許多城市的路面常常是"你挖了我填,你填好我再挖",造成大量資源浪費以及公共設施的破壞。 針對這種情況,本次會議決定,在全國開展一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示範區,按照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建立專項規劃。此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相當於建設一條地下"高速公路"。城市地下用於集中敷設電力、通信、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都集中從管廊中通過,不僅可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還能拉動有效投資,增加公共産品供給,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就像李克強總理在去年視察一家污水處理廠時所説的,"面子"是城市的風貌,而"裏子"則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築牢"裏子"才能撐起"面子",這是城市建設的百年大計。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面子”當然需要照顧,“裏子”更是不可輕視。如何築牢"裏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財經評論員吳永強進行解讀評論。 經濟之聲:內澇被認為是城鎮化的"內傷"。在7月8日的國家防總防汛會商會上,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透露,今年入汛以來的強降雨已造成中國武漢、廣州等40多座城市內澇問題較為突出,可見城市內澇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根本原因有哪些?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什麼概念? 常紀文: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城鎮化速度過快,同時地下管網的建設滯後,遠遠不能滿足城市防洪需求。我去考察過珠海橫琴島地下管廊,那是是一個全國示範,電力、運力、通信、排水各個方面的管線集中到相當大的管廊裏,這樣有利於節約資源、防止破壞生態,同時它又集中監控,有利於加強安全生産。此外還有利於減少空中的“蜘蛛網”,增加城市美感。這樣的管廊分為上中下,比如通訊管道在上邊,中間管道可以跑汽車,清晰有序佈局,而不像以前地下這一塊、那一塊,圖紙不清晰,施工時候還有安全性隱患。總體上説,建設底下綜合管廊,是中國未來總體建設發展方向。 經濟之聲:李克強總理説,這麼大的城市總量,不能完全依靠財政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要採取綜合的商業運作方式。怎麼進行綜合的商業運作? 吳永強:綜合商業運作方式,這些年在城市的發展建設當中,好多地方政府都採用了比較新型的PPP模式,就是政府出一部分資,調動一部分社會的資金共同參與。這種模式一方面緩解了政府財政財力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較大程度地調動社會資金和其他力量積極參與到城市發展建設當中。如果做好利益平衡,協調好各方訴求,回報還是不錯的。 經濟之聲:在城市地下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必須制定和完善國家標準,要絕對確保安全。這一點也是目前我國城鎮化建設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何確保工程質量安全? 吳永強: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很重要一點就是要把地下管廊建設納入規劃,規劃要先行。不要今天挖了一部分,蓋上了,明天重新挖,反復消耗財力物力。另外就是一系列配套監察檢測體系要跟上,這是確保工程施工、規劃科學完善的有力手段。在進行規劃時,協調不同部門非常重要。如果不是統籌全局性地規劃,就會造成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張家説張家的事,李家説李家的事,各行其是,不是全局一盤棋的狀況。(記者 李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