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家統計局公佈,七成以上棚戶區居民為棚戶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點讚”,但改造週期長、安置面積不合理、政策透明度不高等問題突出。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棚戶區問題不解決,談不上社會公平。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在6月份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説起,這幾年在國內考察,看到有些地方的棚戶區,十幾萬人擠在一起。同一個城市,這邊高樓大廈,那邊棚戶連片。看到這些,他心裏很沉重。也是那次會議,部署了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的一系列新措施。 目前,老百姓對於這些政策到底滿不滿意?人們又是怎麼看政策的落實情況的呢?國家統計局昨天公佈了一份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調查報告,給出了答案。 此次調查抽取了全國20個省市地區的1萬零100位棚戶區居民作為調查對象。結果顯示,有九成以上的人對於中央加快棚戶區改造政策是滿意的。另外,有七成以上的人,給政策落實情況和效果點了讚。 不過,仍有一部分居民反映,棚戶區改造的政策落實還有待加力,特別是改造週期長、安置面積不合理、政策透明度不高等問題也很突出。 棚戶區居民認為是“改造週期長”的比重較高,佔45.2%;認為是“安置面積不合理”“政策透明度不高”“補償資金不到位”“配套建設跟不上”的分別佔34%、30%、28%、27%。 棚戶區改造是本屆政府成立以來,一直大力解決的問題。就像李克強總理所説的,棚戶區的改造既要算投入産出的“經濟賬”,也要算社會公平的“政治賬”。中國還有1億多人生活在棚戶區,如果棚戶區問題不解決,就根本談不上社會公平。 對此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接受經濟之聲採訪,做出解讀評論。 經濟之聲:從國家統計局此次調查結果可看出,有九成以上的人對中央加大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是非常滿意。其中對於政策的落實情況“點讚”的是70%多,您對這個比例差距有什麼樣的看法,説明怎樣的問題? 任興洲:這個比例還是很客觀的。從我調研情況也能看出,九成以上老百姓對政策表示積極贊成,很客觀,很真實。另外有七成對落實政策的情況表示滿意,也是很正常的。 實際上老百姓對政策落實情況的進展情況更加關注,在這個過程中可能還有一些他們不太滿意的地方。70%和90%之間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反映了客觀情況。 經濟之聲:我們具體看大家不太滿意的突出問題。比如,45.2%的人認為,棚戶區改造的週期太長,有34.7%的人認為安置面積不合理,還有29.9%的人認為政策的透明度不高。為什麼這些問題比較突出?有沒有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任興洲:這裡面可能對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比如改造週期長的問題,有些地方確實存在,有的甚至兩三年回遷不回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這裡面最大制約條件和障礙是拆遷問題,就是拆不動的問題。如果95%的人都滿意,都已經搬走了,等待拆遷後再建新的安置房,但是還有5%的人不走,這個地方就拆不動,現在又不允許強拆,只好耐心細緻做工作,週期就拉的很長。如果走法律程序,讓司法介入,程序很多、時間週期也很長。當然也有資金或其他方面的制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今年以來我們正在加大貨幣化安置的比重,比如這邊拆遷了,給你貨幣化安置補償,你就可以很快在其他地方購房實現安置,大大縮短週期。今年有的城市這個比例已達到20%、30%,有的甚至到40%。 至於安置面積不合理的問題,實際上是跟安置面積測算有很大關係。測算方案是要經過拆遷居民同意的,如果95%乃至98%的群眾都拆遷走了,證明安置面積總體上方案是合理的,但是對於一部分人,安置面積可能永遠達不到要求。 作為政府,應該在安置面積上儘量達到老百姓合理要求。我在調研中注意到,很多地方都是按照1比1.2、1比1.3,甚至1.4的比例安置的。就是原來你有1平米,我會給你1.2到1.3平米甚至1.4平米安置面積,要比你原來的住房面積大。我想在這個方面,今後政府在拆遷安置過程中,要更加公開透明,讓搬遷居民參與到搬遷方案和安置方案設計當中,達到更高的滿意度。 經濟之聲:李克強總理也曾強調,棚戶區改造一定要確保質量,“質量是重中之重”。這方面有62.2%的人滿意。怎麼評價這個結果? 任興洲:質量問題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房子給我了,但是給了質量不好的房子,好的惠民政策是會大打折扣的。所以地方政府現在對保障性安居工作和棚改的安置房的質量非常重視,而且有嚴格的巡查和督查機制,最後收房的時候,對安置房質量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記者 李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