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資料圖。呈文 攝 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經過近8年時間、多輪棚戶區改造的強力推進,中國棚戶區改造的範圍和數量不斷擴大。在城市居民居住條件大幅改善的同時,這項政策也贏得了較高的民眾滿意度。不過,有專家提醒,接下來的棚改任務將更為艱巨,棚戶區改造已進入攻堅戰。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佈《城鎮棚戶區改造群眾滿意度調查報告》,調查對象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等共20個省(區、市)的10010個城鎮棚戶區居民。 報告顯示,九成以上棚戶區居民滿意和基本滿意加快棚戶區改造政策;七成以上居民滿意和基本滿意棚戶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儘管總體滿意度很高,但報告稱,與對棚戶區改造政策本身評價相比,對其政策落實情況的評價存在明顯差距,有待加大政策落實的力度。 “棚戶區改造是一項十分複雜的工程,其中涉及資金、土地、拆遷等多個因素”,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70%以上的民眾滿意度實際上意味著這個政策的實際執行情況不錯。 自2008年以來,中國實施了多輪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改造範圍從國有工礦、煤礦、林區、墾區等擴展至城中村、老舊小區等領域。官方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累計共改造各類棚戶區住房約2080萬套,農村危房1565萬戶,一大批民眾“出棚進樓”,住房條件得到極大改善。 從官方的一系列部署中不難發現,未來幾年中國仍將以更大的力度推動“棚改”。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多次提及,在改造棚戶區、城市和農村危房方面還要加大力度。根據國務院6月做出的部署,2015-2017年,中國計劃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內的各類棚戶區住房1800萬套(其中2015年580萬套),農村危房1060萬戶,並加大棚改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這一目標相對過去8年的棚改完成情況來説,顯得雄心勃勃。而且專家指出,棚改已實施多年,目前待改造的地塊大都屬於商業開發價值小、資金籌措難、拆遷安置難的“硬骨頭”。 任興洲解釋稱,以往集中連片的棚戶區很多,由於其佔地面積較大,在修建樓房安置棚戶區居民之後,隨著容積率的提升,可以騰出一部分土地進行商業開發,重新“招拍挂”。這樣土地出讓收入可以彌補一部分建設、拆遷資金的缺口。但現在這樣土地富餘越來越少,“地騰不出多少,錢就更為緊張”。 國家統計局的調查顯示,有45.2%的受調查民眾認為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改造週期長。 民眾對這一問題的反映最為強烈。任興洲表示,這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拆遷難”的影響。“有時一個項目遇到少部分‘釘子戶’不願搬走,地方政府需要細緻耐心地做工作,這也導致拆遷—建設—回遷的週期拉長,帶來一些民眾的不滿”,任興洲説,而且這個過程中往往涉及到司法部門的介入,由於司法程序複雜、週期長,又讓一些地區的棚改項目時間進一步延長。 針對這個問題,越來越多地方開始提高貨幣化安置的比例,一些城市中30%至40%的民眾接受貨幣化安置。特別是在一些房地産開發過量的三、四線城市,使用這一方式還能有效幫助當地的樓市消化,優化住房資源的配置。(記者 龐無忌)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