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成國家基礎戰略資源 政府數據互聯共享促産業騰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20 17:36 來源: 人民網
【字體: 打印本頁

8月1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並對大數據發展提出要求,其核心關鍵詞為兩點:大數據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政府公共數據要“互聯共享”。

大數據是信息社會的”石油”

事實上,在“互聯網+”的浪潮下,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大數據的力量席捲,一組名為“互聯網上的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互聯網産生的全部內容可以輕鬆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IBM的研究結果稱,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産生的,到2020年全球所産生的數據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回顧歷史,在農耕文明時代,鐵器是最重要的生産和勞動工具,18世紀蒸汽機的出現引起了工業革命,蒸汽機、內燃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動機”,到了20世紀第三次工業革命,石油成為現代經濟的命脈。21世紀初以來,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信息高速公路成為各國爭相建設的基礎設施,數據被認為新時代是基礎生活資料與市場要素,由此産生的大數據也就成為了“互聯網+”浪潮下的基礎“能源”,其戰略價值不亞於工業社會的石油。

因此,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大數據的重要性,去年3月,大數據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以來的多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大數據的問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將大數據定義為“基礎性戰略資源”,並通過了《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正是順應世界潮流,從頂層設計上來推動大數據産業的發展,並積極搶佔全球競爭的制高點。

政府信息互聯共享是大數據基礎工程

據中國政府網報道,在今年6月1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應用大數據時,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注重數據、信息之間的關聯,進一步推動政府信息開放共享,消除信息的“盲區”、“孤島”。在8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又特別強調政府數據要“互聯共享”,並“優先推動交通、醫療、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在城市建設、社會救助、質量安全、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大數據應用示範”,具有非同凡響的重要意義。

目前,中國的網民和手機上網人數均高居全球首位,全球市值最大的互聯網企業有三家在中國,有研究報告認為,2020年中國將佔全球數據量的24%,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數據大國和“世界數據中心”。

在這些海量數據中,很大一部分涉及到金融、交通、醫療、社保的民生數據,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中很多數據是在政府及企事業部門手中,這些數據是大數據社會化應用的基礎。以互聯網金融為例,證券、銀行的遠程開戶在技術上完全沒有障礙,目前國內圖像識別技術的準確率已經可以達到99.7%,甚至高於人眼的識別率,只要可以和公安系統的身份證系統進行聯網,將大幅降低金融機構的相關成本,也方便用戶。過去十年,無論是淘寶等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還是P2P等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其背後公安部門身份證識別系統的大數據支持功不可沒。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系統之間互聯是必然的,他們會形成一個息息相關的生態圈。在這一生態圈裏,企業毫無疑問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其存儲和管理的大量數據信息是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從而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捷、方便、實惠的應用場景,就如電商過去十年的發展給老百姓帶來的便利一樣。而政府部門,扮演的角色應該是監管者和底層數據的提供者,為符合要求的企業提供數據接口,並監管數據被合理合法安全地使用。

因為觀念、技術等原因,之前政府部門的數據是相互割裂的,其開放程度依然較低,對於大數據應用來説只是杯水車薪。一位長期從事大數據應用的企業高管曾經對筆者表示,國內大數據的可應用場景很多,但現在一大瓶頸在於核心數據在政府部門那邊,這些數據一是不知道問誰要,企業很難拿到,二是各部門數據之間尚未整合,進行二次加工的成本太高,導致開發的很多大數據應用“瘸腿”,用戶的體驗也不好。如果政府能做好示範工程,那麼大數據在各行業領域將出現井噴式的爆髮式增長,老百姓就可以真正得到實惠。

可以預見,隨著《關於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的實施,我國大數據産業將迎來一個百花怒放的春天。(楊波)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