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新規致力構建開放透明的治理環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2-22 07:21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農曆新年剛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可謂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場新春獻禮。此次《意見》與2007年《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一脈相承,同時結合當代公共行政的基本理念和國家治理在當前這個開放時代的新問題、新要求,深化了對政務公開的認識,明確了工作範圍,提供了推進工作的方法,這對今後一段時期政務公開工作,尤其是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修訂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意見》再次重申了“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基本原則。這條原則貫穿《意見》的始終,是政務公開的靈魂。現代政府追求開放、透明與公共責任,將政府治理過程和結果向社會公開,讓公眾能夠了解並且參與公共決策與公共管理,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也是全球公共行政發展的潮流所向。要把政務公開作為一種常態,就是要求各級政府要把公開列為一項基本職責,要求每一個政府工作者時刻牢記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要按照政策規定的流程,放到陽光下,接受公眾的監督。要把不公開作為一種例外,就是要求各級政府部門不是針對需要公開的政務活動,而是針對不能公開的政務活動做出認真細緻的檢查以確認其公開的“豁免權”。

第二,《意見》對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這五公開的政策範圍做出了界定,對五公開的內容進行了細化。決策公開重在決策過程,尤其是重大決策過程中,掌握著不同信息(或知識)和偏好的社會主體都能夠有序參與進來,保證決策民主和決策科學。執行公開重在重點任務、重要政策、重大工程的執行和監督過程的公開,要讓紙面上的好政策變成能夠真正落實的好政策。管理公開重在政府部門履行市場和社會監管職能過程的公開,確保政府部門能夠依法執法。服務公開重在讓群眾明明白白辦事,讓政府部門清清楚楚履職。結果公開重在開放式地評價政策落實情況中的事實和價值,以保證政策能夠真正取得所期望的結果。這五公開覆蓋了當代公共政策的全過程。

第三,《意見》提出要建立政務公開負面清單,這是我國政務公開的一個重要突破。“負面清單”原先是指在企業在市場中的活動禁區,明確企業不該幹什麼,從而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此次《意見》則提出要通過政務公開的負面清單,細化明確不予公開範圍,將公開後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等方面的事項納入負面清單管理,及時進行調整更新。負面清單要詳細具體,便於檢查監督”。制定負面清單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給政府增加更多不公開的權力,而是要做到“法無禁止皆公開”。這是落實“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原則的重要手段,也是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內容。

第四,《意見》格外重視公眾參與在公共政策全過程中的作用,將政務公開看作是公眾更大程度地參與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的重要途徑。《意見》中提到要“匯眾智定政策”。這一方面是説,公共政策不能關門決策,少數人的智慧總歸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説明,人民群眾不是少數人制定的公共政策的被動接受方,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要讓他們成為主動方,積極發揮他們的力量,首先就要通過政務公開,讓人民群眾知曉政府從決策到執行,再到結果的全過程。

第五,《意見》強調了新聞媒體、政府網站和日益興起的新媒體三大傳播渠道在政務公開中的重要作用。無論是什麼樣的傳播形式,媒體、網站和新媒體都是黨和政府與社會公眾交流的重要橋梁,都應承擔宣傳主流價值觀、傳播政府治理理念和行動的社會責任。《意見》多次強調新聞媒體在政務公開中的重要地位,媒體要列席政府有關會議,參與重大決策過程,在第一時間、第一地點掌握第一信息並及時向社會傳播。政府網站再次被強調是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臺,這意味著政府網站在政務公開方面的作用將更加凸顯。《意見》尤其提出要制定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目的是要進一步規範和提高政府網站建設水平,提高網站服務政務公開的能力。新媒體對社會活動的影響力日益增大,傳播政務公開信息的效果也越來越顯著。政府部門不能回避,更不能壓制這些渠道依法開展工作,要學會和利用“互聯網+”的規律,打開政務公開的新局面。

此次《意見》是對多年來各地政務公開實踐經驗的一次全面總結,同時又著眼于未來,對各地政府提出了政務公開的新目標、新任務和新手段。當然,任何政策的真正落實都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實踐探索,尤其是像政務公開這樣觸及治國理政“內核”的重大政策更是需要摸索前行,不僅需要領導者的智慧,也需要勇氣和魄力。《意見》的落實和持續發展,關鍵還要看各地政府領導幹部對政務公開的內涵和必要性的認識是否到位,為政務公開和公眾參與所配置的各類資源能否齊備,更重要的是保障政務公開的體制機制能否建立起來,構建一個開放透明的治理環境,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黃璜,作者係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政策係副教授)

責任編輯: 劉楊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