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績考核新規引領科學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2-23 07:18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體: 打印本頁

朱慧卿繪(人民視覺)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兩個文件《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都強調了一個問題——考核,前者使對扶貧開發工作的考核有了更明確的依據;後者則提出要“把政務公開工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

實際上,自黨的十八大之後,對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成績的考核評價正在不斷完善,中國官員的“政績觀”也在隨之改變。

既看顯績又看潛績

201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説:“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

在這一要求下,無論中央考核地方,還是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考核領導幹部,生産總值及增長率都被減少了分量。對此,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劉旭濤認為,不再以GDP至上的考核,不僅適應了經濟新常態,對未來經濟科學合理的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今年1月,習近平在重慶調研時強調“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新的發展理念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其實也是在根本上明確了政績考核的新“指揮棒”。

例如在“共享”理念指導下,近期頒布的《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就是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將減貧成效擺在首位,並且強調精準識別、精準幫扶。

加大公眾評價權重

中央層面對政績考核有新態度,需要地方隨之有新改變。在這一點上,北京是走在前列的地區。

近兩年,北京市改變了以往“關起門來”述職的形式,公開舉行述職述廉考評會議。在“由誰考核政府政績”這一問題上也作出了改變,從以往的內部評價為主轉變為加大公眾評價的權重。考核內容亦有重大改變,比如針對市民最為關心的環境問題,今年將環境指標排在了經濟指標之前,特別是PM2.5指數被排在了第一位。

同時,對不同政府部門的考核,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針對部門職能分別設置評價參數,67份考評表依工作特性“量身定制”,在差異中體現公平。對市內各區的考核,也根據區域功能定位的不同,在經濟、生態等項目上有不同要求:中心城區重考評人口調控、功能疏解等,發展新區重經濟轉型,以差異考核引導城市科學發展。

鼓勵增加第三方評估

在考核形式上,引入第三方機構評議以實現更為客觀公正的考核,越來越受到重視。相較于2012年頒布的《扶貧開發工作考核辦法(試行)》,新的《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辦法》在考核步驟中專門增加了“第三方評估”一項,指出由有關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採取專項調查、抽樣調查和實地核查等方式,對相關考核指標進行評估。而在《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中,也明確“鼓勵支持第三方機構對政務公開質量和效果進行獨立公正的評估”。

地方的政績考核也是同樣。上海市將“第三方測評機構進行社會評議”的結果作為政務考核評估的重要參考。針對重大決策績效評估,北京將落實第三方評估的長效機制。

貫徹“三嚴三實”,強化考核結果的激勵和問責,並最終落實在具體的責任人身上,也是政績考核今後的一大趨勢。例如在北京市去年的工作考評中,部分執法系統“零處罰”、群眾反映一些政府部門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被公開批評。而沒有完成績效考評任務的幹部,其記錄也將會移交組織部記入檔案。不讓考核流於形式,通過考核剔除掉不作為的官員,也是在根本上解決庸政、懶政的問題。(記者 李貞)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