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負“只減不增”是新經濟的最大利好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6 12:44 來源: 新京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在財政收入端“減稅”之後,要緩解公眾的稅負重之感受,還應當在財政支出等環節,更多地傾向於民生。

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表示,今年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要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雖然“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主要是基於營改增的語境之中。但是,減少重復徵稅的營改增繼續擴圍,實行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等,其實已經彰顯了未來稅制改革的大方向。

稅收問題一直是近年兩會熱點。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僅2015年,國稅總局就辦理兩會議案、提案349件。應該説,對於未來如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産業轉型帶來的挑戰,“減稅”是其中不多的能夠取得各方一致認同的共識之一。而許多企業界代表委員都在提案中聚焦“減稅”之時,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直接明確地作出回應,可謂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相信未來,財稅體制的改革將會是繼金融改革之後新一面改革的旗幟。

此前有學者指出,就目前的財政赤字狀況來看,減稅的空間並不算大。確實,鋻於當前地方政府的債務狀況,繼續減稅並不容易。但我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到,李克強總理已經明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在保證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這已經是壯士斷腕式的減稅決心。

相比匯率改革、人民幣國際化這些全球性影響的藍圖,財稅體制改革帶來的紅利,對民生的普惠程度也將更加直接。而這樣的基礎性利好,將給實體經濟釋放全新的發展空間。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與政府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增長相反的是,中小企業很多都處在“利如紙薄”的困境裏。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平均稅負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60%。在經濟快速上行區間,這樣的差距能夠被一時增長所彌補,但在經濟處於轉型之際,這裡的鴻溝就需要拿出“真金白銀”來填平。

近一月來,“新經濟”一詞已多次被總理提起。在昨日下午,李克強總理還強調,“我們要大力發展新經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總理所説的新經濟背後,實際上包括了無數創新型的中小企業。這些小微企業處於經濟新起點,需要政策的呵護與支持。在“減稅”的大方向下,相信未來將會出臺更多的普惠式企業稅收優惠、抵扣、減免等方案,協助“新經濟”主體卸下肩頭的重負。

此外,在財政收入端“減稅”之後,要緩解公眾的稅負重之感受,還應當在財政支出等環節,更多地傾向於民生。此前就有數據顯示,中國的宏觀稅負水準,其實相比許多西方發達國家來説並沒那麼高,那為什麼我們的國民稅負感受卻相對沉重?這是因為,較高的宏觀稅負對等了公民較好的福利水準,如免費教育、全民醫療等。因此,未來在減稅之外,讓民眾知道稅收的流向,讓民眾知道自己承受的稅負“物有所值”,相比拿出真金白銀的減稅,這種心理上的減負同樣重要。

責任編輯: 林巧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