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經濟加注“滿滿的正能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7 07:3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既要取勢,又要取實”,實幹是對信心的有力托舉,全面小康的千鈞重擔,最終要分解到每個人的擔當和作為上

作為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全國兩會對“中國這艘經濟巨輪將駛向何方”的作答,牽動著會內會外、國內國外的注意力。到代表委員駐地走一走就會發現,有關經濟形勢未來走向、如何提振發展信心,是兩會最炙熱的話題。

你看,政協和人大的新聞發佈會、首場記者會,“對今年經濟形勢怎麼看”就成為“必答題”。代表委員中,像劉世錦、遲福林這樣的經濟學者,像雷軍、李彥宏這樣的企業家,總是被記者追著採訪經濟問題。乃至文化、教育、體育等界別,也對經濟話題充滿關注。從某種意義上,市場經濟也是信心經濟,預期的向好與向壞,對宏觀經濟的現實走勢有著特別重要的影響。這就不難理解,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唱衰中國”的論調起伏不斷的大背景下,老百姓和市場都希望能夠準確把握國家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大篇幅文字詳細分解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挖國內需求潛力等任務要求,為增強持續增長動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規劃了清晰路線圖。人大首場記者會,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花了15分鐘時間談經濟形勢:態勢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走勢呈現積極變化,趨勢上基本面、基本特徵、支撐基礎、前進態勢都沒有變,應該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態勢、走勢、趨勢的嚴謹分析,解開了不少人的心中疑惑。“只要就業比較充分、百姓獲得感增強,經濟增速低一點沒什麼大不了”,一位人大代表被問及增速問題時,提醒大家應該把注意力多集中到民生改善上。

“我們帶著滿滿的正能量而來”,早在兩會開幕之前,到京的代表委員就曾這樣表示。“降低小微企業的稅費成本和融資成本”“堅決落實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的普惠性政策,推進産學研合作”“創新公共財政制度、優化稅制結構、加快金融改革,啃下結構性改革的‘硬骨頭’”……無論是在議案提案中,還是在小組討論上,為經濟發展凝聚共識、智慧和力量,成為代表委員不約而同的選擇。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決定事業成敗,代表委員慷慨而激昂的陳言,承載著的既是民意囑託,不也是對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

信心不是喊出來的,黨和國家拿出什麼樣的魄力、什麼樣的智慧去破解經濟發展難題,牽動著國內外的目光。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委員時,強調鼓勵支持引導非公經濟發展從來沒有動搖,要“讓民營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令民營企業家備受鼓舞。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突出強調了“三個著力”,著力加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各項措施系統集成,著力加快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步伐,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上海乃至全國擘劃了全年工作的重點內容。政策儲備充裕,正是經濟人士眼中的最大“利好”,也是代表委員眼中最給力的“定心丸”。

“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這是我幾天來在會場內外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既要取勢,又要取實”,實幹是對信心的有力托舉,全面小康的千鈞重擔,最終要分解到每個人的擔當和作為上。以人心之勢作引領,有實幹之力作托底,我們一定可以走好這復興之路上的“關鍵一程”。(李斌)

責任編輯: 張維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