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中國經濟真正的“溫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3-09 07:4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3月的北京乍暖還寒,但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穿件薄風衣也不覺得冷。看待中國經濟也要區分“天氣溫度”和“感覺溫度”。

2015年,我國GDP增速實現6.9%,外貿進出口負增長,未能完成預期目標。外界據此質疑,中國經濟的溫度似乎是冷下來了。

但數據反映的“天氣溫度”與人們的“感覺溫度”並不完全一致。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經濟結構正在巨變。隨著經濟新動能的出現,過去用於衡量經濟增速的指標,如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貨物運輸量等,已不一定能夠準確反映新結構下的中國經濟,根據這些指標判斷出的經濟溫度自然也不準確。

那該用哪些指標來衡量呢?發展是為讓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百姓對生活的滿意度最能反映發展的成效。我們不妨參考一下國外制定的幸福指數指標,用就業、收入、社會保障、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等幸福指數A類指標來衡量中國經濟的“感覺溫度”。

先看就業。2015年,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超過全年預期目標;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1%左右,比歐洲最被看好的德國的失業率還要低。

從收入來看,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快於經濟增速;全年CPI上漲1.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保持較低水平。對百姓來説,手裏有錢花,心裏就踏實。

從社會保障看,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參保人員超過8億。還有,2015年,我國拓展居民大病保險、重點高校招收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人數增長10.5%、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基本建成772萬套……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中國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節節高。

更關鍵的是,2015年我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2萬戶,其中,超過90%是小微企業,相當一部分又集中在信息科技、文化教育、醫療等新興産業上,且存活率高達七成。

這些才是最能體現中國經濟活力的指標,這些呈現的才是中國經濟真正的“感覺溫度”。

所以,對中國經濟暫時遇冷就大驚小怪是不明智的。且不説中國經濟的溫度本就沒有外界想象的那樣冷,就算真的遭遇了小寒流,數千萬個市場主體構成的中國經濟也會像有機生命體一樣,充分發揮能動性,主動適應外界變化;同時,有效的宏觀調控則像大腦發出指令,支持引導經濟轉型升級、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不弱,中國的宏觀調控有效靈活,中國經濟便不會輕易失溫。(聞徵軒)

責任編輯: 于士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