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沃土”滋養民族心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4-13 07:2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今天的我們,需要擁有對歷史文化的敬畏之心,具備創造性的轉化能力,才能讓沉寂的文物,完成從文化資源到精神資本的轉換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4月12日,被文物圈刷屏、稱之為“極為隆重”的全國文物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的會議代表,感受著新時期文物工作者的機遇與責任,思考著如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印刻著文明的痕跡。一頁頁山河變遷,一段段歷史影像,凝結在這一磚一瓦、一瓶一罐的文物之中。有人曾言:“每一個民族的文化復興,都是從總結自己的遺産開始的。”正是這些歷史記憶和文明底蘊,構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座。

其實,文物從來都不只是見證歷史的“藏品”,更是滋養未來的“甘泉”。就在這段時間,《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讓不少90後“淚目”,而此前,故宮“石渠寶笈”特展引發“故宮跑”,首都博物館“海昏侯”特展帶來“首博熱”……當傳統文化與現代相遇,不僅讓文物“活”了起來,也令今天的人們“燃”了起來。

“無其器則無其道”。凝結在文物之中的“道”,既標刻著一個國家文化河床的厚度,也在不斷為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著“文明養分”。正因此,我們才能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為何多次強調,“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讓歷史説話,讓文物説話”。在這個意義上,保護文物絕不是一項無關緊要的工作,它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彰顯文明大國形象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回望剛剛過去的“十二五”,文物工作迎來發展的最好時機。令很多老文物工作者感慨的是,十八大以來,僅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的重要批示,就有20多次;而這5年裏,國家對文物工作的投入,以年均16.5%的速度增長,保護力度前所未有;全國註冊博物館每年新增近300個,年接待觀眾7.2億人次,文物正在“活”起來;而《文物保護法》的修訂、《博物館條例》的頒布、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等,則讓人們看到了日益健全的文物保護制度體系。

然而也毋庸諱言,在文物的保護、搶救、利用、管理上,一些地方還存在“脫靶”現象。有的重視不足,文物保護“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有的挖掘不夠,讓文物“躲進小樓”“深藏深宮”;還有的開發不當,只講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過度開發、忽視保護……如此種種,無不説明,激活文物價值、傳承文化血脈,任重道遠。

城鎮化進程加快,怎樣在保護和開發之間找到平衡點,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新技術浪潮涌動,能否讓文物保護搭上“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的便車?今天的我們,該如何確保對歷史文化懷揣敬畏之心,讓沉寂的文物,完成從文化資源到精神資本的轉換,讓古老文明的基因,在時代的血脈中汩汩流淌?

有人曾如此論述文化遺産的意義:“當歷史的塵埃落定,許多喧囂一時的東西都會煙消雲散,惟有優秀的文化會長留世間,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心靈的溫暖和精神的慰藉”。行進在民族復興的征途上,讓文物“沃土”滋養心靈,讓凝結在文物中的歷史記憶和“文明光芒”照進現實,我們未來的道路必能越走越寬。(陳淩)

責任編輯: 陸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