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體推進差別大 一次辦理待提速 網上政務服務“功夫在線下”

2017-11-30 10:1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人民視覺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發佈《全國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普查報告》。這是我國首次對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辦事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報告指出,推進線上線下平臺融合發展,推動政務大廳辦事系統和網上系統一體化建設,實現“一個系統支撐,一套人馬辦事”,為企業群眾提供條件一致、時效一致、結果一致的辦事服務。

然而,當前部分政務大廳還存在多套系統、多個流程、反復登錄、重復錄入等問題,是什麼阻礙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如何更好實現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近日,本報記者走進多地政務實體大廳深入調查採訪。

辦理時間縮短 窗口打通不夠

超70%平臺未與辦事系統共享

11月24日上午9點半,在北京市西城區行政服務中心一層“一窗式”綜合業務服務區一個窗口前,工作人員正為市民辦理小客車配置指標業務,鼠標輕輕一點,辦事系統調出所需信息。記者觀察到,這個約20平方米的服務空間,每個窗口前的電腦上有2套辦事系統,一套像“菜單”,列出正在辦理事項、同類其他事項等待時間、緊急事項、今日工作量等信息,一套“負責上菜”,調取辦理事項需要的各類信息。

當天正在政務服務大廳巡查的工作人員趙驚向記者介紹,服務區內每個工作人員都能辦理超過10個區政府部門的70個事項,平均辦理時間從原先的半小時縮短至10分鐘以內;辦事系統由中心研發,重要信息由掃描儀自動讀取,其他信息由前臺工作人員錄入一次後,後臺再調用只需複製粘貼。

普查顯示,全國72.1%(2205個)的政務大廳建立了綜合審批管理平臺,但其中超過70%的平臺未能與部門辦事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僅595個平臺與部分職能部門的業務系統實現了數據對接,嚴重制約了審批效能的提升,阻礙線上線下服務的打通。

比如,在浙江省寧波市,政務大廳除統一開發的審批系統外,還有市級部門系統33個、省級部門系統33個、國家部委垂直系統34個;銀川市行政審批局除使用行政審批服務系統外,還同時使用8個國家部委的16個全國通用審批監管系統,以及7個自治區廳局的12個系統。

西城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李薇認為,部門間信息共享受阻,一方面出於一些部門對數據信息安全性的考量;另一方面,一些部門在系統設計和研發之初選擇了不同的技術外包團隊,導致不同部門系統間數據對接、共享和流轉遭遇“關卡”。

李薇介紹,目前該中心的政務系統仍需進一步與北京市級政務服務系統完成對接,對接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前置機、辦事終端等形式,“下階段,中心將通過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逐步擴大一窗式業務受理的範圍和種類。”

審批流程易懂 網辦意識不夠

大多數事項不能實現全程網辦

11月24日下午,記者走進哈爾濱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在中心三層,記者見到正在快速通道辦理固定資産投資項目審批的東北林業大學李教授,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順利在“智慧化行政審批服務平臺”輸入信息,瀏覽具體流程和順序。

中心副主任王軍介紹,“中心對建設項目審批這類複雜事項進行個性化梳理,將審批細化為近千種流程和近10萬種不同的流程辦理方式,每個建設項目對應的流程都是唯一的。在智慧化平臺輸入需辦事項,就會獲得一個唯一的辦理流程,由窗口工作人員指引完成,聯動審批。”

目前該實體大廳和對應的線上平臺均已入駐審批服務事項510個,行政許可事項入駐率達100%,對於申報主體唯一、事項明晰、材料明確的審批事項實行網上辦理,不少事項已實現全流程網上辦;對於涉及多層級、多部門辦理的事項,網上網下結合辦。

“有些事項所需信息繁雜,有的群眾對網上申報的真實性、電子行為的權責性等難以確認,對網上審批心存芥蒂,還是選擇來實體大廳操作”,智慧化平臺窗口工作人員武士嬌説,“我們也在探索更便捷的模式,進一步實現區、縣與市中心網絡進行聯接,推動實現網上填報,逐步培養群眾的網上辦事意識”。

普查顯示,目前群眾在政務大廳辦件量遠超過互聯網平臺,地級市86.9%的辦件量發生在政務大廳。而服務不到位的問題仍突出,有部分政務大廳服務信息公開不到位、內容不全面,群眾“找不到”“看不懂”,只能到大廳窗口向工作人員進行諮詢;不少網上辦事平臺內容與實際情況不一致,下載的表格也與實際要求不符,網上辦事“辦不通”;有的通過網上預審後,仍要求申請人提供原件校驗,大多數事項還不能實現全程網辦。

王軍表示,要做好多元化服務,線下服務更加認真負責,線上平臺不斷升級完善,推進線上線下服務模式進一步融合。

數據專屬服務 標準統一不夠

部分數據庫分析利用還不深入

“您之前在網上辦事大廳辦理過社保登記,公民身份證信息已經儲存在您個人空間裏,無需再次提交身份證複印件”。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教育廳窗口,工作人員對前來辦理普通高等教師資格認定的聶勝強説。“沒想到這麼方便,大數據就是牛!”聶勝強很興奮。

“大數據”模式下,貴州省市縣三級3796個部門、1536個鄉鎮、17063個村,4萬多名審批人員每天在同一個系統開展審批服務工作,所産生的數據全部匯聚在雲上貴州平臺,全省各級各部門按權限自動共享互認數據信息。

此外,建立證照庫、數據庫等是對政務服務數據深入分析與應用的方式,能夠有效解決材料復用的問題。比如,辦理某項業務,群眾第一次可能需提交身份證、戶口簿、照片等材料,第二次就只需要帶身份證,系統可隨時調取。

在廣東佛山,一方面,佛山建立了以公民身份證號為唯一標識的自然人審批數據庫,動態採集清洗了超1億條數據,覆蓋佛山市770多萬人口,為每個自然人定制了1699個標簽,相當於每位市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數據庫,這些格式化的數據為群眾提供更好的政務服務。另一方面,佛山建立了以社會信用代碼為唯一代碼的法人審批數據庫,初步形成法人庫數據標準,可以對市內任意一家企業的商業股權譜係信息進行圖解展示,為政府招商引資、企業管理提供極大便利。

專家指出,當前還存在部分政務服務數據標準不統一的問題。比如,有的法制部門把婚姻登記確定為許可事項,有的確定為行政確認;有的結婚登記包含結婚事項和離婚事項,有的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為兩個不同的事項。此外,不斷變化的政策還導致部分政務數據不完整、不全面,內容不一致。(記者 吳姍 方圓錢一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