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落地一月多 實施超預期
帶量採購,省了多少買藥錢?

2019-04-30 07:36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醫生在藥房給患者取藥。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超出預期”——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這樣評價藥品集中採購的實施情況。

目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已經在“4+7”共11個城市步入落地實施階段。截至4月14日24時,25個中選品種在11個試點地區採購總數量達43824.97萬片/支,總金額5.33億元。

集中採購能省下多少買藥錢?藥品降價後,質量和供應是否有保障?藥品集中採購的好政策何時惠及更多地區的患者?對此,民眾有許多期待。

藥品價格趨向合理

在集中採購中選的25個品種裏,有3個品種為原研藥,其餘22個是通過質量與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平均降幅達52%。例如,國外藥企阿斯利康的非小細胞肺癌藥吉非替尼片經集中採購後降價76%,由2280元一盒降到547元一盒。

北京是集中採購試點城市之一。北京某三甲醫院腫瘤科醫生表示,藥品降價落地實施後,大大降低了癌症患者的負擔。“像吉非替尼、伊馬替尼等抗癌藥,過去患者吃半年可能就要花10萬多元。現在一下子就省了八九成。這給很多患者增強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中標藥品的質量和供應都得到了保障,使用量也超出了預期。有關政策基本上全面落實,如醫保預付、醫院使用以及回款等。從效果來看,試點地區腫瘤、乙肝、高血壓、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獲得了質優價廉的藥品,醫療費用顯著下降。”陳金甫説,中選藥品的實施情況,消除了外界對於醫院採不採、用不用的擔心。

中選藥品的大幅降價,也加速了市場上非中選的同類藥品降價。國家醫保局的有關意見提出,鼓勵非中選企業主動降價,向支付標準趨同。

例如,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甲磺酸伊馬替尼片(格列衛),通過集中採購,中選企業江蘇豪森藥業的價格為每盒623.82元,價格比之前降了一半多。中選藥品的價格“跳水”,也使得瑞士諾華的原研藥價格降低了約30%。與此同時,正大天晴、齊魯制藥等多家國內藥企的仿製藥也應聲調價。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帶量採購影響下,藥品的價格將趨向合理,患者的用藥負擔將得到減輕,醫院和醫生的誘導服務和過度浪費等灰色空間也得到了壓縮。與此同時,帶量採購節約了大量醫保開支,國家將有更多資金投入産業創新。

質量供應“不打折”

25種藥品價格下降後,如何保障藥品的質量和供應,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藥品價格打了折,質量會不會“打折”?

事實上,此次“4+7”集中採購試點是在國家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部分仿製藥達到和原研藥質量療效一致水平的基礎上開展的。在保證藥品質量及一定銷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藥品價格。而在中標之後,試點城市也加強了對中選藥品生産流通的日常監督檢查和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對中標藥品展開全品種覆蓋抽檢。

如何確保藥品供得上、醫院和醫生願意用?

據悉,此次試點採用了“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組合措施,有關部門在試點啟動之前,對中選企業和相關藥品的生産情況進行了摸底,對企業庫存進行定期跟蹤,保障中選藥品的供應。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介紹,衛健委部署了推進“4+7”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關於藥品使用的兩方面措施。“一是監測藥品使用情況,一是取消了影響藥品使用的政策門檻,如原先規定的藥佔比、醫院用藥種類數量等。”曾益新説,將繼續做好監測和調研,通過三醫聯動機制,把藥品集中採購的好制度進一步拓展,發揮更大作用。

循序漸進擴大試點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是政府為解決“看病貴”“藥價高”問題所做的解決方案之一。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推進國家藥品集中採購試點工作,完善集中採購制度,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及時全面推開。

試點城市之外的患者,能否儘快享受價格更合理、低廉的優質藥品?陳金甫表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抓好試點工作的組織實施,研究部署擴大試點工作。

對此,多名業內人士表示,藥品集中採購及使用試點,是一項觸動存在已久的藥品流通領域格局和秩序的改革。政策的推進應循序漸進,確保藥企合理利潤,給國內醫藥行業的轉型發展提供適應期。隨著藥品價格降至合理水平,將有利於促進醫藥企業的創新發展,有利於培植醫藥企業規模集中。

陳金甫説,在推進集中採購的過程中,要考慮價格對供應的影響。“如果價格過低,企業沒有積極性,就會造成藥品短缺;如果價格不能合理地體現競爭,就會造成價格虛高,增加老百姓負擔。因此,要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總結各地區試點經驗,檢驗各項試點政策配套措施的持續性功能。”

從醫保準入談判到抗癌藥零關稅,再到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的正式落地——抗癌藥和“救命藥”降價的“組合拳”頻頻出擊,正在持續為患者“減負”。(記者 劉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李潤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