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幫扶政策環環相扣,復工復産加快推進——中小企業幹勁大信心足

2020-03-25 08:2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廈門泰谷酒店副總經理潘雪勤這幾天心裏寬慰了不少。國家一攬子幫扶措施到位,半年內能節省33萬元。“眼下復工復産節奏加快,相信最艱難的時刻快過去了。”潘雪勤説。

近期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的調研報告顯示,58.25%的企業預計一季度營收將下降50%以上。推動中小企業復工復産,是促進經濟回歸常態的重要支撐,也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保障。

疫情發生以來,宏觀政策提供了哪些支持?效果如何?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力?本報記者採訪了有關企業、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

政策組合拳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疫情發生後,我國迅速出臺一系列宏觀政策,緩解企業困難、促進復工復産。

貨幣政策精準發力,“輸血給養”——

為了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利率下行,人民銀行接連出招:向商業銀行提供3000億元低成本專項再貸款資金,用於重要醫用、生活物資生産企業低息信貸需求;新增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元;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預計將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3月22日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的重點企業已超過5000家,企業獲得的優惠利率貸款已超2000億元,實際融資成本只有1.27%左右。

另據最新數據顯示: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出臺以來,人民銀行採取多種措施推動政策落地,截至3月21日,金融機構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1300億元。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表示,目前,銀行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已經超過了1.8萬億元。1—2月,新增製造業貸款2500億元,明顯高於上年同期增幅。

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銀保監會要求,對這些行業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銀行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要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完善續貸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

“這一系列操作,釋放了長期資金來源,提升了銀行的放貸能力,有效減輕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申貸、還款壓力。”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説。

財政政策力度空前,“減負減壓”——

2月以來,財政部先後和國家稅務總局、人社部等部門聯合發文,對納稅人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明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階段性減、免、緩徵企業三項社保費及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等政策,預計年內可為企業最多減負約6500億元。

“當前稅收優惠政策能有效減輕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稅費負擔,切實緩解其現金流和人工成本壓力,從而穩定就業人員,幫助企業穩定經營、渡過難關。”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説。

“政策組合拳環環相扣,能幫助市場主體解決實際困難。”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認為,稅收減免、延遲納稅、社保緩繳等政策能階段性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低息貸款、金融服務綠色通道等措施能幫助企業增加現金流入;産業政策精準契合各行業特點,有效調動積極性。

政策落地須快、準、活

江蘇省無錫市香華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月華最近忙得腳不沾地。春節後,公司“主業”服裝面料訂單驟減,但“副業”防護服布料訂單增加了五六倍。“機會不等人!正愁資金時,銀行主動找來,貸給我300萬元低息信用貸款。”徐月華説,現在200多名員工都返崗了。

截至3月12日,中小企業復工率達到60%左右。

讓更多企業主忙起來、有奔頭,好政策須用足。

要快——

李先生是一家農業機械製造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目前貸款利率較以往降了3個點,融資成本大為降低,但貸款審批發放週期仍然較長。“企業成本按天算,等不起。”

採訪中,部分企業反映,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到地方新政策較多,但企業沒有清晰的獲悉渠道,擔心漏掉好政策。對此,相關部委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網和多個部委網站近日開設了“復工復産支持政策一鍵查詢”功能,用戶輸入企業性質、所在省份,以及稅費減免、融資貸款、返崗復工等具體事項,相關政策就會一目了然。“相關部門和機構要履責盡職,利用信息數據庫篩選適用企業,主動服務。”這位負責人説。

“為確保企業第一時間享受政策好處,稅務部門將通過網站、微信等方式講解。”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陸進表示。

要準——

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表示,為提高復工復産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應加強與民營銀行合作,利用後者的大數據系統,尋找並精準“滴灌”有融資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要活——

各地因地制宜、創新服務:北京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業的中小微企業停徵污水處理費、佔道費、特種設備檢驗檢測費;四川為有困難的中小企業減免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福建延長一次性穩就業獎補政策期限;江西財政、金融部門攜手,推出“復工復産企業抗疫綜合保險”,幫助企業應對潛在風險……其中一些好辦法,有待推而廣之。

實現高質量發展,宏觀政策再挖潛力

要讓企業儘快擺脫疫情造成的發展困境,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宏觀政策該如何繼續發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唐建偉認為,一些小微企業並非商業銀行客戶,缺的不是貸款,而是維持企業和個人生存的現金流。“應適時考慮出臺財政直補、轉移支付或退稅等措施。”

“服務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最嚴重,而接下來國內消費需求特別是剛性消費需求將迎來恢復性上漲。要儘快為中小微企業聚集的服務性行業出臺一攬子扶持政策,幫助其更好地解決融資難題,化解當下困難,並把握下一輪增長機遇。”曾剛建議,應大力發展基於互聯網平臺的數字化貸款。“此舉可以避免疫情給傳統線下貸款帶來的約束,也能利用新型風險識別和評估技術,解決服務業小微企業缺乏抵押物的難題。”

李旭紅認為,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注重與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發力。“一方面要把減稅降費舉措落實到位;另一方面應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吸引高端人才,持續發揮稅收支持作用,提高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激發其轉型升級潛力。此外,針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可考慮政策聯動,將納稅信用作為抵押,加大對個體工商戶及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記者 曲哲涵 歐陽潔 屈信明)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石璐言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