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陳寶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2020-11-10 10:41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教育是事關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的韆鞦基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和重點要求,我們要全面準確領會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到位。

1.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宏觀形勢

《建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宏觀形勢,深刻認識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對謀劃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至關重要。

“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就。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召開全國教育大會,對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作出重大戰略部署,統籌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教育治理現代化,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2019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3.4%、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99.94%,初中、高中、高等教育階段的毛入學率分別為102.6%、89.5%和51.6%,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特殊教育不斷加強,繼續教育多樣化推進。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3.7年,“十三五”規劃目標將順利完成,教育普及水平穩居世界中上收入國家行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教育事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發了人力資源,為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貢獻了積極力量,為國民素質逐漸提高提供了重要支持,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作出了有力支撐,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和挑戰。《建議》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並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等世情國情作出重要判斷。在複雜多變的發展環境中,我國教育制度優勢明顯,人才資源基礎較好,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態勢,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多方社會資源可望支持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新生態,這都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有利條件。同時,我國區域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城鄉教育差距亟待縮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提速,教育創新與服務潛力尚未更好釋放,同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要深入貫徹黨中央關於“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全力以赴,攻堅克難。

2.深刻認識“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提高教育質量多次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黨和國家制定實施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為“十四五”時期在新的起點上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打下了基礎。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然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所決定的,是《建議》中關於“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作為對我國教育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強調要始終堅持並不斷豐富發展。《建議》要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事業,使教育事業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提供可靠保證,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環節。隨著外部環境和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建議》要求,“十四五”時期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對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出了多方位需求。今後,在暢通國內大循環、打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各個環節,在促消費惠民生、調結構增後勁的多個領域,都需要教育體系源源不斷輸送高質量的人力資源,堅持不懈提供高質量的研究開發支持;都需要教育體系更好參與城鄉發展服務消費、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在以高質量供給適應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方面,進行新的探索實踐,進一步發揮高質量教育體系在國計民生中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的關鍵舉措。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系列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大的教育戰略部署,黨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為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為教育規劃定下基調。《建議》在確定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時,要求屆時建成教育強國。我們要錨定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通過3個五年規劃,把15年的階段戰略安排細化為壓茬推進的政策行動,積小成為大成。“十四五”期間重點放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上,這對實現“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的目標,將是帶有全局性的關鍵舉措。

3.紮實貫徹黨中央關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決策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十四五”乃至一個更長時期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最新要求,總體上看,《建議》確定了以下4個方面重點。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必須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和中央全會文件中,對教育改革發展和教育系統黨的建設不斷提出重要要求,從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委員會)到組建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確保黨在教育工作方面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建議》要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首要標準是教育系統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過程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總體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實踐中增強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地落實。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建議》在強調“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礎上,明確要求“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這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責任”等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的集中體現。《建議》部署“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對新發展階段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又作出新的闡釋和佈局。衡量高質量教育體系,很大程度上要看數以千萬計教師、數以億計學生的素質能否不斷提升和增強。今後,多方位提高師生素質,重點將落在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層面,從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到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因地因校制宜,發展素質教育,形成有效的實踐模式,努力匯聚起教育系統和社會各方的更大合力。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在深化改革促進公平上邁開新步。《建議》以“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為導向,佈置一套政策“組合拳”。一是夯實高質量教育體系根基,重點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加快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努力讓青少年兒童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其謀生發展打好基礎。二是面向構建新發展格局,強調“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學習者多種方式就業創業助力,有效提升勞動者技能和收入水平,適應提升我國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三是著眼可持續發展全局,明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的主攻方向,要求“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支持發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重申“推進産學研深度融合”,為增強綜合國力、增進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動力活力。四是立足基本國情,重申“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在增加公共教育服務供給的同時,更好發揮各方積極性,創新教育服務業態,推進教育治理方式變革。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要對標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重大部署,《建議》強調“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充分體現了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頂層設計意圖,構建方式更加靈活、資源更加豐富、學習更加便捷的終身學習體系,而發揮在線教育優勢,我國積累了成功的實踐經驗。近年來網絡本專科註冊和畢業人數均居世界第一,在線教育和培訓已經形成多樣化格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後開展大規模在線教育,2月到5月,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20多億人次瀏覽,全國1775萬大學生參與在線課程,共計23億人次。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實驗,不僅有效應對了疫情衝擊、保障了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探索創新了教學模式。“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必將沿著“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方向,我國終身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可望開闢新的境界。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 陳寶生)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