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稅“紅包”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2021-09-02 08:32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財稅支持措施,會議指出,要加大財稅等支持力度,完善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匯集各方力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財政部將採取哪些措施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如何推動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9月1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提出17項財稅支持措施

為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日前,財政部會同沿江有關省市、各有關部門認真研究細化具體政策措施,形成《關於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財稅支持政策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據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介紹,《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17項具體政策措施,包括完善財政投入和生態補償機制、支持綜合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支持加快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支持長江經濟帶城鄉融合發展。日前,《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近期將公開發佈。

“財政部將對政策措施作進一步的實化、細化和量化。”財政部預算司司長李敬輝表示,在政策落實中,將對符合稅制改革方向的稅收政策,在沿江省市優先實施,完善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並加大支持力度,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切實將各項財稅支持措施落實到位。同時,與投資、金融、産業、人才等政策形成組合拳,更好發揮財稅政策和資金的效益。

加大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支持力度

生態保護是長江經濟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許宏才表示,中央財政不斷加大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力度,積極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污染治理。

針對長江流域的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央財政通過明顯提高轉移支付系數、加計生態環境保護標準支出等方式,加大資金投入。許宏才表示,2018至2021年,累計下達長江經濟帶省份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1321億元,加大對長江經濟帶的直接補償,並重點向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上遊地區傾斜,增強相關地區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

許宏才介紹,在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2018至2021年,向長江經濟帶省份累計下達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資金504億元,用於支持重點區域打贏藍天保衛戰,改善流域水環境、水生態,開展土壤風險管控和修復等工作。

許宏才表示,長江生態保護修復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長江流域的水質優良斷面比例,即Ⅰ到Ⅲ類水質,達96.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3.3個百分點。幹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地級及以上的城市集中式飲用水的水源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7.6%。大熊貓、朱鹮、揚子鱷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

加快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許宏才表示,財政部將從加快開放平臺的建設、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兩個方面支持長江經濟帶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在加快開放平臺的建設方面,重點做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支持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重慶、四川、雲南9個沿江省市,落實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中提出的試點任務,發揮對沿江市縣的輻射效應、樞紐功能和示範引領作用,形成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試點經驗。

二是對於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等有條件的自貿試驗區,支持其發揮資源稟賦和對外開放的優勢,採取新的開放舉措。

三是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將沿江各類符合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為綜合保稅區,支持重點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和農業合作區發展,鼓勵具備條件的沿江省市設立綜合保稅區和邊境旅遊合作區。

在推動貿易轉型升級方面,將鼓勵有條件的貿易産業集群、聚集區完善各類配套服務,培育外貿新動能;支持沿江省市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外貿新業態,促進外貿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發揮好現行啟運港退稅政策的作用,解決長江航線長、江海中轉耗時久等制約沿江貨物出口退稅速度的問題。

推動綠色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是高端製造業比較集中的地區,也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龍頭。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表示,將認真落實《方案》,推動沿線省份更好發揮綠色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的示範引領作用。

一是大力支持新能源産業的發展。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對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並免徵購置稅;出臺獎勵政策,引導地方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支持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推進形成完整産業鏈。

二是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實施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政策,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為調整能源結構,力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實支撐。

三是大力支持長江經濟帶産業轉型升級。加大製造業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推進減稅降費,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支持産業鏈協同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優化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政策,簡化資金申報程序,支持創新産品推廣應用;發揮好政府投資基金的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製造業領域的投入。(記者 姚亞奇)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