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用好三千億 支小再發力

2021-09-09 08:2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穩增長、保就業,重在保市場主體特別是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為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政策力度,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今年再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更振奮人心的是,這新增的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將在今年年內發放完畢,並採取“先貸後借”模式,保障資金使用的精準性和直達性。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增長,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但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中小微企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中小微企業發展仍然面臨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應收賬款增加、疫情災情影響等諸多難題。助力中小微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澆灌。其中,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和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顯得尤為必要。

再貸款是由中央銀行貸款給商業銀行,再由商業銀行貸給普通客戶的資金。由於再貸款提供的資金穩定、成本低、期限長,不僅能夠降低相關行業企業的資金成本,也能有效分散銀行承擔的風險,從而激發銀行服務企業的積極性,對相關地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貸款的撬動效果明顯。而“先貸後借”模式,即由商業銀行針對符合再貸款使用範圍的企業先行發放貸款,事後憑發放清單等資料向人民銀行申請再貸款資金。

不難看出,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的政策意圖正是針對小微企業,在融資上予以精準傾斜和靶向施策,這也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應有之義。金融系統要用好用足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幫扶支持,使企業融資便利“再上一個臺階”。

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還應該“跳出金融看金融”。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護産權和知識産權,保護公平競爭,增強發展信心。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前提,更是保護企業生存環境、切實降低企業負擔的關鍵。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快改善金融生態,暢通經濟金融良性循環,在管控好風險的前提下,實行差異化內部考核和激勵措施,引導預期向積極方向轉變。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要不斷強化自身服務中小微企業的能力建設,優化資源配置、風險評估以及對金融科技的使用等,練出“真本領”、啃下“硬骨頭”。

幫扶中小微企業,更離不開多方的關注和努力。貨幣政策要繼續發揮好與財政、工信、稅收等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的合力,進一步提振市場需求,穩定大宗商品價格,降低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同時,推動強化貸款風險分擔補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建設,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效率。

要加強金融機構與政府之間的合作,發揮好地方政府融資擔保機構作用。事實上,地方政府已經建立了不少融資擔保機構,設立這些擔保機構的主要功能就是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擔保。接下來,還應繼續提升政府融資擔保的覆蓋面,降低融資擔保的費率。

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複雜,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在增加。部分企業經營由此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對中小微企業的紓困幫扶仍然有不小的壓力。下一步,相關部門要繼續盯緊政策、服務、環境等領域建設,把黨中央、國務院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實落細,築牢發展基礎,增強企業獲得感,使中小微企業不斷保持增長勢頭、發展勢頭,充分激發出穩住市場主體、穩住就業的關鍵力量。(金觀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