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醫療價格體現醫生尊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1-28 17:03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提升醫療價格,絕不是轉嫁改革成本,更不是增加患者負擔,而是通過理順扭曲的醫療價格體系,提升人的價值,減少物的消耗,倒逼醫生從“賣藥人”回歸“技術人”的角色

    最近,有位高層領導到基層調研考察,一位中醫告訴他,自己的按摩理療服務價格每小時只有幾十塊錢,而在外面的“洗腳城”,一小時按摩服務的價格卻有上百元。這位醫生覺得自己的勞動既沒有價值,又沒有尊嚴。

    按摩的不如洗腳的、劃肚皮的不如劃鱔魚的、開顱的不如理髮的……此類現象比比皆是,反映了我國醫療服務價格極不合理。近十多年來,由於勞務技術價格嚴重偏低,極大地挫傷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例如,在北京的三甲醫院,一台晚期肺癌手術,六七個人奮戰七八個小時,技術勞務費不足1000元;高強度的一級護理,一天收費只有9元。中醫師做一次針灸,收費4元;做一次拔罐,收費3元;做一次推拿,收費10元。如此廉價的勞動,令醫生的心靈“很受傷”。一位醫生自嘲説,到公園看猴還得花幾十元門票錢,而挂個專家號只有十幾元,看病還不如看猴貴。

    扭曲的醫療價格,催生了扭曲的醫療行為。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況下,看門診、做手術基本是虧本的,醫生只能用其他方式來補償收入不足。例如,讓病人多做化驗和檢查,在手術中多使用耗材和藥品。總之,羊毛出在羊身上,患者就是無辜的“羊”。由於醫療消費是醫生主導下的消費,患者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只能成為“刀俎”之下的“魚肉”。結果,很多人不僅花了不該花的錢,還吃了不該吃的藥,濫用抗生素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如今,大處方、濫檢查成為公立醫院的一大頑症,久治不愈,其根源之一就是醫療價格背離價值規律。

    既然醫療價格如此不合理,為什麼遲遲不調整?因為漲價是一個敏感的民生問題。不少政府部門認為,物價指數居高不下,看病貴呼聲不絕於耳,醫療價格再漲起來豈不是火上澆油?即便是舉行聽證會,多數人的態度也會是聞降則喜、聞漲則怒,不支持漲價。結果,醫療價格調整按兵不動,一拖就是十幾年。

    其實,全世界的醫生都是靠技術吃飯,而我國的醫生卻是靠賣藥吃飯,醫生成了藥品銷售的終端環節。在不少醫院,醫生的收入高低與技術無關,與勞動量無關,而與“心黑”程度有關。其深層原因在於,無形的技術價值嚴重貶值,有形的藥品價格嚴重“摻水”,物的價值超過人的價值。以藥養醫,就是畸形醫療價格的産物。假如醫生的勞動技術升值了,醫生靠看病能夠獲得有尊嚴的高薪,破除以藥養醫的阻力就會大大減少。

    醫改進入“深水區”,遇到的最大“冰山”就是不合理的醫療價格體系。眼下,物價指數持續走低,正是價格改革的“窗口期”。如果抓住機遇,順勢而為,讓醫療價格漲到位,使其能夠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和尊嚴,必將極大地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從而釋放更多的改革紅利。如果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很可能錯失改革良機,影響醫改全局。

    讓醫療價格升起來,絕不是轉嫁改革成本,更不是增加患者負擔,而是通過理順扭曲的醫療價格體系,提升人的價值,減少物的消耗,倒逼醫生從“賣藥人”回歸“技術人”的角色,合理診斷、合理治療、減少浪費,最終降低醫藥費用和醫保支出,實現讓醫務人員受鼓舞、讓人民群眾得實惠的醫改目標。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