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地農村有不少極具價值的古村落和民族村鎮,必須謹防在村容更新改造建設過程中被有意無意地破壞了。建設新農村不能丟失傳統文化。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阮儀三近日呼籲: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保護好優秀的歷史村鎮、民居群落和優秀歷史建築。
阮儀三教授現兼任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他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部署,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決策,社會各界應為此共同努力。“目前,我國農村很多地方尚未進行建設改造,其中不乏具有建築藝術價值的歷史文化遺存。這是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産,也是重要的文化資源,需要在新農村建設中予以保護。”
阮儀三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他曾參與對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江南古鎮的調研統計,當時還有100多個保存比較完好的古鎮,“但是,現在來看,只剩下有名的江南六大古鎮、上海朱家角和極少數較偏僻的小鎮。”
阮儀三説,我國中部和西部地區還有不少極具價值的古村落和民族村鎮,必須謹防在大規模建設中被有意無意地破壞。“談保護,並不是拋開建設樣樣保護,而是將好東西切實保護起來。”阮儀三提醒,千萬不能把所有老民居、老村莊都視為貧窮落後的象徵,不分青紅皂白地拆除,在農村面貌變新的同時丟失傳統文化,重蹈東部一些歷史城鎮的覆轍。
“要保護民族文化,城市和鄉村是最具體和最能承載文化的載體。”阮儀三提出以下建議:地方政府儘快實施調研,確定應列為保護對象的歷史城鎮、鄉村、居民點和民居群落,不隨意拆除,並進行規劃,實施保護前提下的合理利用;由於《文物法》、《城市規劃法》尚不能涵蓋這方面內容,中央和各省政府宜儘快制定對優秀歷史村鎮、民居群落等的保護細則;將保護歷史村鎮、民居群落、古建築群和優秀歷史建築列為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內容,籌集必要資金。(記者 余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