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溫家寶在"嫦娥一號"首張月面圖片發佈儀式上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26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在“嫦娥一號”衛星第一張月面圖片發佈儀式上的講話

    11月26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公佈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飛控中心揭開圖像,併發表講話。 新華社記者黃敬文攝

溫家寶

(2007年11月26日)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和自豪的心情,出席“嫦娥一號”衛星第一張月面圖片發佈儀式。“嫦娥一號”衛星從距離地球38萬公里的環月軌道,傳回了清晰的可見光圖片,標誌著我國首次探月工程取得圓滿成功。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參加探月工程研製、建設、發射、測控和科學應用等各項任務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幹部職工和解放軍指戰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和崇高的敬意,向大家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探月工程是繼人造地球衛星、載人航天之後,我國航天活動的第三個里程碑。首次探月工程的圓滿完成,使我國跨入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測能力國家的行列,這是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體現,對於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這必將進一步鼓舞全國各族人民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現代化進程而努力奮鬥。

    實施探月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胡錦濤總書記對我國首次探月工程非常關心,親自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工程進展情況的彙報,在“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繞月後,立即發來賀信表示祝賀。探月工程寄託著全國各族人民和海外華人華僑的熱切期盼。有一位老華僑曾經深情地説:我們期盼成功,因為你們的衛星打多高,我們的頭就能昂多高。現在,中國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你們無愧於祖國和人民的厚望和重托!

    月球是距離人類家園最近的天體,寄託著人類的無限神往。嫦娥奔月、萬戶飛天,是中華民族久遠的美好夢想。在中華文化寶庫中,留下了無數讚月咏月的瑰麗詩篇。我國首次探月工程的圓滿成功,使中華民族千年的奔月夢想開始變為現實,並再一次雄辯地向世人昭示: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斷譜寫新的華章!中華民族完全能夠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為我們進一步推進科技事業發展與創新,提高我國整體科技能力和水平,開闢了新的道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第一,堅持以實施重大科技工程為牽引,帶動研發、製造、應用整體水平躍升。探月工程是我國首次開展對地球以外天體的直接探測,是世界科技領域的前沿項目。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與“兩彈一星”、神州系列載人航天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一樣,表明我們完全能夠在高科技領域實施重點突破,在高科技競爭中贏得先機。實踐證明,通過實施重大科技工程,帶動相關科研和生産的發展,是快速提升我國經濟、科技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

    第二,堅持勇於探索、科學求實的精神,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探月工程技術難度大,極具挑戰性、風險性。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突破並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同時,狠抓産品質量和系統可靠性,對設計和製造全系統進行“兩個百分之百”的質量復查,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了首次探月工程任務。實踐證明,把大膽探索的創新精神與嚴細慎實的工作作風緊密結合起來,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實施的重要保證。

    第三,堅持多部門協作、多學科集成,形成科學高效的系統管理模式。探月工程是一項複雜的多學科高技術集成的系統工程。參加工程研製、建設、試驗、科學應用的各個單位和廣大科技工作者,團結協作,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又好又快地實現了工程目標。實踐證明,實行全局一盤棋,多方合作,大力協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有效方法。

    第四,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首次探月工程實施過程中,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精心指導工程的頂層規劃和設計,準確把握工程發展的節奏和脈絡,一大批中青年業務骨幹勇挑重擔,刻苦攻關,成為工程研製的中堅力量。實踐證明,最重要的科技實力在於人才,培養造就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實施的根本保證。首次探月工程研製隊伍的平均年齡不到40歲,一大批年僅30-40歲的業務骨幹領銜擔任主任設計師、副總設計師、副總指揮。這表明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人才輩出、後繼有人,我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

    探月工程是新時期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第一個向祖國和人民彙報的工程。首次探月工程的圓滿成功,不僅實現了工程目標,取得了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而且積累了新形勢下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工程的成功經驗,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工程要求的科學管理模式和方法,培養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深空探測人才隊伍,實現了“出成果、出經驗、出模式、出人才”的要求,為深入開展月球科學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在此,我對下一步的工作提出四點希望和要求:一要認真總結首次探月工程的經驗,既為今後的探月工程打好基礎,又為國家其他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建設提供借鑒。二要抓好“嫦娥一號”衛星的在軌管理、數據傳輸處理和科學分析與應用工作,圓滿實現既定的科學目標。三要充分調動全國各方面的科研資源,利用我國首次獲得的第一手月球科學探測數據,研究出一流的科技創新成果。四要抓緊開展月球探測二期工程的立項和組織實施,集中力量攻克重大關鍵技術,爭取早日實現探月工程後續目標。

    黨的十七大對繼續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首次探月工程的圓滿成功,掀開了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新的一頁。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學習和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再接再厲,勇攀高峰,推動我國航天科技事業再上新的臺階。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嫦娥一號"衛星第一張月面圖片發佈 溫家寶講話

    “嫦娥一號”衛星第一張月面圖片發佈儀式11月26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發佈儀式並講話。溫家寶指出,我國首次探月工程的圓滿成功,使中華民族千年的奔月夢想開始變為現實,並再一次雄辯地向世人昭示:中國人民有志氣、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斷譜寫新的華章!中華民族完全能夠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探月成功致賀電

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並參加月球探測工程的全體同志:

    我國首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順利進入月球軌道並傳回月球三維影像,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在這舉國歡慶、全民振奮的時刻,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特向參加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全體科技工作者、幹部職工和解放軍指戰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中國公佈嫦娥一號傳回並製作完成的首幅月面圖像

    11月26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佈了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這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第一幅月面圖像是由嫦娥一號衛星上的CCD立體相機獲得的。CCD相機採用線陣推掃的方式獲取圖像,軌道高度約200km,每一軌的月面幅寬60km,像元分辨率120m。中國第一幅月面圖像共由19軌圖像製作而成,位於月表東經83度到東經57度,南緯70度到南緯54度,圖幅寬約280km,長約460km。圖中右側60公里寬的條帶,是CCD相機開機獲得的第一軌圖像。

    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發射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衛星于10月24日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經過8次變軌後,于11月7日正式進入工作軌道。經過星上設備調試,11月18日衛星轉為對月定向姿態,11月20日開始傳回探測數據,經過處理製作完成了第一幅月面圖像並同時完成了三維影像的製作。

    國家航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未來的一年時間裏,嫦娥一號衛星將不斷地傳回各種探測數據。數據經過處理後,將提供給科技人員進行研究。

嫦娥一號衛星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記者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以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圖片正式對外公佈為標誌,嫦娥一號衛星在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後開始實施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基本完成。

全總決定表彰"繞月探測工程"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記者26日從全總獲悉,全總決定授予在繞月探測工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8個先進集體和22名先進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和獎章。

全國婦聯授予探月工程先進個人集體三八紅旗手、集體榮譽稱號

    記者26日從全國婦聯獲悉,全國婦聯日前決定,授予為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作出突出貢獻的姜傑等7名先進個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18所電動液壓事業部電液伺服設計組等3個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嫦娥一號”第三次近月制動

“嫦娥一號”發射全程 

 

“嫦娥”激起觀月熱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模擬圖 

近期世界發射的月球探測衛星

  胡錦濤溫家寶祝賀嫦娥一號第一次近月制動成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致電祝賀“嫦娥一號”衛星第一次近月制動取得圓滿成功。

    [第一次近月制動] [第二次近月制動]  [第三次近月制動]

“嫦娥一號”發射

   新華社探月快訊: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
    新華社探月快訊: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宣佈,嫦娥一號衛星準確入軌,此次發射圓滿成功。

    [第一次變軌] [第二次變軌] [第三次變軌] [第四次變軌]

  "嫦娥一號"衛星蓄勢待發  [回放]“嫦娥一號”順利升空

  新華時評:“嫦娥”繞月標誌中國航天探索新起點

  我國首次繞月探測工程開創我國航天史上7項第一

  探月工程二期方案已初步形成 正在進行技術攻關

  國防科工委負責人:"嫦娥飛天"履行和平探測使命

  中國首次繞月探測意義深遠 航天開始最遠"長征"

  專家詳解嫦娥一號飛行:38萬公里"嫦娥"如何奔月

  遠望三號測控嫦娥一號:大洋遠望嫦娥一號飛天路

  中國將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微波遙感手段探測月球

  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3個關鍵設備引人關注

  我國建成50米和40米射電望遠鏡用於服務深空探測

  嫦娥一號衛星氣象預報:西昌天氣有利於衛星發射

 “嫦娥一號”衛星的總飛行距離將超過100萬公里

  繞月探測工程首次飛行共在衛星安裝8種有效載荷

 “嫦娥一號”衛星將首次應用VLBI技術精密測軌

 國防科工委:“嫦娥一號”1年後“命運”尚未確定

 "嫦娥"奔月飛控指揮部設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前數千名群眾將按計劃進行疏散

  專家解讀探月工程意義和價值:我們為什麼要探月

  探月:四大科學目標拉開中國深空探測新時代序幕

  氣象局:空間天氣利於“嫦娥一號”10月下旬發射

  探月曆程紀實:人類零距離觸摸月球腳步緩慢而艱難

  解讀百姓身邊太空文明:航天技術 人生何處不相逢



月球背面以中國古代人名命名的月坑



月球概貌



荒涼的月球上蘊涵豐富的資源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工作準備就緒



“嫦娥一號”計劃于10月24日至26日擇機發射


 
 “嫦娥一號”發射步驟示意圖



“嫦娥一號”模型首次公開亮相


 
“嫦娥”帶熱航天展



漫畫:“嫦娥”奔月

 探月工程面臨著諸多技術難點需要突破

 嫦娥一號衛星飛行任務為何選擇目前的發射方案

 嫦娥一號衛星:中國首位“月球使者”

 專家解析嫦娥一號衛星傳回的數據將如何處理

 我國將在2020年前分三步完成對月球的無人探測

 中國首顆探月衛星10月24日至26日擇機發射

 專家表示:"嫦娥奔月"並非以往探月的簡單重復

 火箭專家:4項技術保"嫦娥"發射任務順利完成

 我國將借助4個國外測控站對嫦娥一號進行測控

 80余條通信鏈路確保"嫦娥"測控網暢通無阻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首次引入天文測量手段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25項技術改造迎"嫦娥"發射

 10月份是西昌發射衛星“黃金季節”

 氣象保障為衛星發射選準“窗口”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進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發射期

 繞月探測工程地面應用系統已具備執行任務能力

 嫦娥一號衛星實現國內外三網一體聯合測控

 遠望號船隊布陣南太平洋只待“嫦娥”飛天

 “嫦娥”征途漫漫 需要10次“保駕護航”

  天文愛好者觀測到嫦娥一號衛星的可能性極小

  月食將對嫦娥一號衛星飛行探測構成考驗

  “嫦娥一號”衛星將搭載32首歌曲奔向月球

  我國繞月探測工程大事記:1991年——2007年

  人類月球探測大事記:1959年——2007年

  航天科普:嫦娥一號衛星為什麼在西昌發射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全接觸

  繞月探測工程由五大系統組成

  中國的“長征”火箭家族

  長征三號甲火箭迄今已成功實施14次發射

  兼容性和可靠性決定長征三號甲"承擔重任"  

  5大因素推動航天大國關注月球探測

  中國航天正揭開昔日神秘的面紗

  航天器的發射窗口是如何選定的?

  “嫦娥”飛天需要什麼氣象條件?

  嫦娥一號衛星發射窗口“有講究”

  “嫦娥”工程面對哪些風險?

  探月·名詞解釋:地球停泊軌道

  近期世界發射的月球探測衛星

  世界各國深空探測活動一覽

  無人月球探測的多種方式

 
 
 相關鏈結
· 嫦娥一號傳回首幅月面圖像公佈 溫家寶揭開圖像併發表講話
· 溫家寶揭開嫦娥一號傳回首幅月面圖像
· 胡錦濤溫家寶賀嫦娥一號衛星第一次近月制動成功
· 溫家寶致電祝賀陸克文當選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