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 韓冰)人民幣與新西蘭元19日實現直接交易。這意味著後者成為繼美元、日元、澳元之後,第四種與人民幣直接交易兌換的西方國家主權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取得新進展。 此乃水到渠成。近年來,雙方經貿發展呈火箭式增速。自2008年中新自貿協定實施以來,雙邊貿易在這一制度性保障下以年均18.6%的速度迅猛增長,新西蘭乳製品和肉類産品對華出口甚至實現500%以上的大幅增長,木材也實現300%的增長。如此驚人增速與旺盛的貿易需求,使兩國商業人士迫切需要實現貨幣直兌,減少匯兌成本和風險。這為人民幣“走出去”奠定了市場基礎。 積跬步以致千里。新西蘭元並非大幣種,去年中新雙邊貿易額尚不足200億美元,從規模上看,新西蘭元和人民幣直接交易將只是人民幣國際化向前邁出的一小步。然而,步子不在於快而在於穩,不在於大而在於健。穩健的碎步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在前進中積累經驗,查找問題,循序推進。 回顧過去,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正是在無數跬步中漸次深入。自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開閘試點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2012年與日元“直兌”,2013年與澳大利亞元直接交易,如今與新西蘭元“握手”。此外,中國和包括英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全球頭號出口大國、再到今年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中國在世界經貿賽場上不斷戴上“第一”的桂冠。面對如此大的經濟體量,人民幣國際化日益走上國際經貿合作的前臺,並沿著貿易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和國際儲備貨幣的路線邁進,可謂是正當其時。 需要指出的是,儘管“長勢”喜人,但目前人民幣結算額度只佔我國進出口的10%左右,美元仍在中國跨境貿易中佔據壓倒性優勢。在日本,日中貿易結算中美元佔50%以上,人民幣只佔1%。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存量僅佔全球離岸市場存量的1%不到。儘管人民幣國際使用的規模不斷增加,但對於全球大宗商品仍然沒有話語權。 歸根結底,人民幣國際化是人民幣在國際社會“市場化”的過程,能否獲得成功終究要取決於國際市場的選擇。人民幣“出海”新西蘭表明,把市場做好了,自己的實力提高了,人民幣自然就會“走出去”。春華秋實,做好自己的事,收穫的季節總會來到。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