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服務信息>> 科普
 
科學生活:基因治療到底能不能減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4月27日   來源:科技日報

    在我們的身邊不難發現這樣一些人,肥胖對於他們來説似乎是天生的,減肥效果很不明顯,似乎光喝水也會變胖。對此,最近有科學家稱,那是因為體內的FTO基因拖了後腿。基因治療到底能不能減肥?

    對於一些肥胖者來説,你是否存在這樣一個困惑:為什麼我就是光喝水也還是會胖?

    最近,由英國半島醫學院的安德魯•哈特斯利和牛津大學的馬克•麥卡錫共同負責領導的研究小組給了一個很好的解釋,他們已經尋找到一個與肥胖相關的等位基因,並將之稱為FTO。

    對此,我國有專家表示,基因治療將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然而基因治療能夠産生多大的效果,會不會有副作用仍是非常值得考慮的問題。

    等位基因導致肥胖

    近日,由英國半島醫學院的安德魯•哈特斯利和牛津大學的馬克•麥卡錫共同負責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來自英國、芬蘭以及意大利的大約3.9萬名成人和兒童進行研究後,首次鑒別出一個與肥胖相關的等位基因——FTO。人體中某些特定基因通常成對出現,被稱作“等位基因”,一個副本來自父體,另一副本來自母體。擁有這種基因的人如果兩個副本都發生變異,其肥胖的幾率最高可超出正常人的70%,FTO基因的作用要到7歲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在2006年1月29日德國舉行的一次主題為“人類體重調節與干擾”的專業會議上,專家們指出基因研究是人類達到控制自身體重良方的希望所在。專家介紹説,根據現有研究,導致人類出現過度肥胖的基因大致只有5—6個。這些基因或者對人體內物質交換起重要作用,或者對能量消耗以及人們的食欲有控製作用。他們相信只有在深入了解這些相關基因對人體體重控制與調節機理之後,才能有的放矢地找到開發新型減肥藥的途徑。

    基因治療尚待研究

    對於肥胖基因的發現,中國保健協會肥胖病分會會長焦東海表示,肥胖是由基因決定的,這是醫學界的一個共識。然而影響肥胖的基因絕非只有一個,目前為止已發現的與肥胖有關的基因有3個左右。除了正向的基因,即能夠對肥胖産生積極作用的基因,比如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的FTO基因,還存在反向的基因,即能夠對肥胖産生消極作用的基因,比如之前美國學者發現的“瘦素”。

    目前,基因治療肥胖問題這個構想還處於初步的階段,整形美容外科專家周慎健表示,肥胖基因的研究和應用存在許多疑惑和問題,還沒有定論。雖然科學家們不斷地發現與控制體重有關的基因,然而所有的這些發現都還處於試驗階段,遠遠沒有到達實際應用的地步。它的實際療效如何,能否達到減肥的目的,對於轉入體內的基因如何調控等都是在治療研究中尚待解決的問題。

    焦東海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他認為基因主要是通過飲食影響肥胖的,但是其具體的影響途徑以及效果非常複雜,人們難以在短期內獲得真正的解決之道。許多疾病都是由基因引起的,但是能夠真正從基因的角度給予解決疾病的少之又少。目前來看,我國國內還沒有相關的研究成果,醫學專家們還沒有找到肥胖的真正動因。

    對於基因治療肥胖問題的前景,焦東海一方面表示樂觀,他指出如果所有與肥胖有關的基因能夠被發現,它們的作用原理能夠得到闡述,基因治療將會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也就是説,基因治療是治療肥胖問題可以努力的一個方向。另一方面,焦東海教授也表示出了擔憂,基因治療能夠産生多大效果,會不會有副作用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如何有效預防肥胖

    目前,肥胖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世界性難題。肥胖可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根據流行病學統計,肥胖發生率的增加與成年人群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關。有效地解決肥胖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關於肥胖産生的原因,周慎健表示,肥胖主要由兩大原因決定,一類是先天因素,肥胖的遺傳傾向性十分明顯,許多肥胖人群都是有肥胖家族史背景的;另一類是後天因素,後天因素中又有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之分。同時,飲食、地理位置、氣候溫度都對肥胖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在防治肥胖病之前,首先必須了解清楚肥胖産生的具體原因,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當然,許多肥胖病是各種因素綜合性的結果。

    那麼,該如何有效預防肥胖呢?焦東海説,生活習慣對於肥胖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多吃少動往往是導致肥胖的直接原因。雖然藥物以及內分泌疾病也可能導致肥胖,但是這方面的案例所佔比重不到1%。因此,要想更好地預防肥胖問題,必須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行適量運動。雖然有些人可能是因為遺傳而導致的肥胖,但只要經過後天的努力,這種肥胖是可以得到改變的。同時,減肥必須有決心、有毅力才能成功。如果肥胖的同時還有並發癥,那就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治療。(記者 蔣秀娟 實習生 吳麗娜)

 
 
 相關鏈結
· 科學生活:30%的癌症與吸煙有關
· 科學生活:河豚到底該不該“拼死”吃?
· 科學生活:軟飲料不當飲用有損牙齒健康
· 科學生活:孕齡婦女應遠離“垃圾食品”
· 科學生活:必須高度重視多藥並用或藥食並用
· 科學生活:了解防腐劑常識 消除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