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上個世紀50年代的“國慶十大工程”,充分體現了首都的性質,也標誌著我國的建築技術和創作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然而,其中的經典建築華僑大廈因諸多原因早已被拆除。
于1908年建成的濟南老火車站,曾經是濟南市的標誌,是建築學教科書中的範例,其堅固的構造足以再支撐兩個世紀,卻在1992年塵封在濟南人的記憶中。
6月14日是我國的第三個文化遺産日。在由文化遺産保護規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主辦的“建築師與20世紀文化遺産保護論壇”上,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單霽翔説:“對20世紀遺産的保護,建築師有義務、也有責任。這項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文物保護領域,它更需要全社會、特別是建築師和規劃師的參與。”
歷史和文化傳承之重
據單霽翔介紹,20世紀作為社會變遷最為劇烈的文明時期,各種重要的歷史變革和科學發展成果,都以各種特有形式折射在20世紀遺産身上,它們整體形成了一部20世紀的全記錄。保存至今的眾多20世紀遺産,見證著國家和民族的復興之路,體現著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社會進步而前赴後繼、自強不息的精神,凝聚著各個時期愛國志士、革命先烈、領袖人物和英雄模範們的崇高理想、信念、品德和情操,形象而直觀,對中華民族具有強烈的感召力。
另一方面,在城市中,20世紀遺産是難得的文化資源。每一個歷史發展時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形成鮮明的時代特徵。在我國,無論是清朝末年,還是民國時期;無論是建國之初,還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個階段的文化特色,相互不可替代,但是都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文化遺産清晰展現。20世紀遺産內涵深刻、外延豐富,不僅體現出前人的聰明才智,也構成今日獨特的城市環境,展現出富有魅力的特色景觀。
還有,在20世紀遺産的傳承中,經典建築的積累成果顯著。這一時期,建築流派紛呈,設計人才輩出,創造出一批優秀的經典建築。經典建築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建築,它們超越了建築的使用功能,其藝術的多元性、技術的先進性和人文的共融性深受人們喜愛。
昔日技術已成往事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呂舟教授指出,20世紀建築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許多技術具有過渡性的特徵,保護這樣的建築則需要充分的技術準備,同樣由於使用的要求,如何控制對裝飾、裝修材料的改動也是20世紀建築遺産保護必須注意的問題。
單霽翔説,從20世紀開始,全球開始廣泛採用新型材料和新的施工體系,在這些建築材料和施工方法被廣泛使用之前,相關的技術標準並沒有建立或尚不成熟。許多20世紀遺産材料性能壽命較短,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相對老化的速度較快,最終導致建築永久性的毀壞或消失。其中最典型的當屬混凝土材料。雖然混凝土在20世紀成為最廣泛使用的建築材料之一。但是,一旦出現混凝土的腐蝕,整個建築結構的穩定性就會出現問題,從而威脅到文化遺産本體的存在。就目前的認識來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安全使用的期限一般在50至100年間,目前還未開發出能夠有效延長其壽命的技術手段。
另一方面,天然木材、石材等傳統建築材料已退出歷史舞臺。塑料材料、纖維玻璃、合成橡膠、稀有金屬等一系列新型建築材料更替頻繁,以及近年來微電子材料、光電子材料、磁性材料、半導體材料等各種複雜施工方法的使用,都給20世紀遺産保護和修復方面帶來諸多難題。大量20世紀建築物的藝術風格採用新結構、新技術和新材料加以體現。特殊構造技術和材料的運用研究還有待深入。
“絕大多數20世紀遺産仍然處於日常使用的狀態,使用過程中的修繕、維護、內部更新在所難免。對它們作為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維修可能採取的措施、更新可能允許的尺度都還沒有明確的規範指導。”單霽翔提醒説。
急需確立評估和管理方法
“20世紀建築遺産的保護是對當代史的記錄與保護,它依賴於我們對當代歷史的研究,依賴於我們對20世紀建築的價值判斷,建立一個跨學科的研究、評估體系是20世紀建築遺産保護的基礎。”呂舟説。
單霽翔也指出,不但要考慮20世紀遺産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而且要考慮它們對於今天社區生活的意義。對於相當部分的20世紀遺産來説,生命歷程尚未終結,發展狀況尚未成熟,突出價值尚未充分彰顯,其文化內涵和象徵意義往往仍在塑造過程當中,需要通過開展保護實踐,並對已有案例進行分析,界定20世紀遺産的多重價值,探索和提煉科學的保護理論和方法。
呂舟還強調説,我國應該積極借鑒國際社會比較成熟的保護經驗及相關技術方法。例如如何對20世紀遺産周邊不斷變化的城市空間提出規劃要求;如何評定列入20世紀遺産的建築物群的兼容性功能;如何對20世紀遺産中的大型現代建築保護修繕的經濟可行性進行評估等。在開展20世紀遺産保護行動時,還應考慮20世紀遺産保護與所在社區協調發展的互動關係,在社區普遍期望的需求下,面向當前和未來的社會生活進行定位。總之要儘快系統建立適用於20世紀遺産的相關保護管理辦法。
專家還指出,要真正獲得所期望的社會對保護20世紀遺産的支持,教育和宣傳非常必要,需要及時將20世紀遺産信息向社會公佈,建立保護標識以便於公眾認知。同時發揮網絡化傳播和跨部門協作優勢,將20世紀遺産保護納入相關的教育和培訓計劃。(實習生 付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