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距離我們已經6個多月了,但人們對災難的思考卻從沒有停止。救災僅僅憑著一腔熱忱是不夠的,如何建立科學、高效的應急管理體制?如何通過整體協作來加強科技創新,從而有效地進行科技減災、科技救災、科技賑災,使中國的災害防控、救災的力量邁上一個新的高度?
“今年發生的雪災和汶川地震告訴我們,除了改革創新救災體制之外,更需要的是走技術救災之路。將最新技術轉化為救災減災的具體行動,可最大限度地減輕與消除自然災害的影響。”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副主任閆志壯的這番話,成為日前出席“災難應急管理技術研討會”專家們的共識。
對技術不能過度依賴
“我們缺乏一些高可靠、高有效、高科技的産品和系統,這造成了震後最初的那段時間,出現了一些決策上的盲目和無序狀況。”四川省民政廳救災處處長林舸全程參與了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他深有體會地表示。發生地震後,他們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原來預案的信息溝通是基於移動通信的短信平臺,但沒想到的是基站在地震中受到嚴重損壞。“當時到地震局了解災情是自己駕車去的,完全回到原始狀態。”
“到了災區後,感覺看到很多情況卻沒有辦法傳遞出來。”地震之後,閆志壯立即帶著技術工作組到北川現場收集災害信息,為後方決策提供依據。他認為北斗、遙感等系統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他同時指出,“我們在救災通信裝備方面是很薄弱的。”
“信息技術太發達的結果是,一旦災害發生的時候,可能因為斷電、斷氣、信息中斷而束手無策。”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李實恭指出,對技術的過度依賴會造成嚴重後果。
整合數據中心是關鍵
“提升應急系統的現代化水平,要以大量數據、圖像及在此基礎上做出的決策為抗災服務。平時就要建立救災物資、人員和專家儲備數據庫並聯網,以便在災害到來或發出預警時,能立即進行統一調配。”一位專家指出,國家需要建立一個數據庫,把自然災害的數據總結起來,通過不同的運用達到預防的作用。
對於數據庫建立的迫切性,北京清華城市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深有體會。他于5月18日進入災區,並全程參與了震後重建工作。“由於沒有基礎數據資料,在早期決策的時候,提出過10天要打通公路的目標,但實際上最後是在3個月之後才實現這個目標。”
袁昕指出:“基礎數據庫的建立是災難應急管理的關鍵,其次要有高分辨率的遙感技術和數據的自動處理和信息提取工作。”
然而現實的問題是,目前各專項部門的信息系統和各類資源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組織標準,因此應急指揮系統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整合”問題。
“我們抓風險管理及數據庫的建設,就是力圖在災害來臨之前把災害的規律把握住。今後,一旦發生災害了,就能快速的做出決策,這意味著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生命和財産的損失。”閆志壯認為,搭建應急管理平臺的關鍵是把數據中心整合起來。“從技術接口、方案融合、技術規範、標準等方面,不同平臺之間需要進行協作。”
應急信息平台中的數據關係到突發事件的指揮調度是否及時,處置方法是否得當,處置效果是否令人滿意。然而,這些應急數據都分佈在各個專項部門系統中,如何將應急數據有效提取出來進行集中存儲?以及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如何保證關鍵的數據完好無損,並且將準確、完好的信息呈現給指揮者,也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數據管理所面臨的問題非常複雜,特別是從賑災管理角度上説,數據管理、內容管理的複雜性是一個新的挑戰。”IBM公眾事業部總經理郭維德表示。
應急通信迫在眉睫
平時,通信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但大地震卻讓這座橋梁成為天塹。
“地震之後有沒有快速組網的通信方式、方法或者手段,而不依賴於當地的通訊條件、架構?搜救時能不能通過監測到手機的信號來定位人在哪?能不能為我們提供用手機信號進行搜索定位的儀器呢?”作為地震災害搜救的國家隊,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寧寶坤曾身處救援第一線,他結合切身體會,對應急通信提出了3個問題。
“傳統的固定網絡不適合應急,一定是無線的才行。傳統的搜救工作隨著時代的變遷,更多的朝著圖像信息、視頻信息傾斜。”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卜智勇説。
“通信在中斷的時候是能夠給我們提供災害現場信息的,這個信息如果能夠被快速地獲取,對於救災非常有利。”寧寶坤在北川曾進行過嘗試,他們利用手機信號探測出一位遇難者的大概位置,但由於基站都被破壞掉了,定位並不是特別精準,“如果現場有掃頻的儀器,就可以更精確的定位。”
“不管是傳統電話還是衛星電話,都有弊端。用戶數比較多的時候,容易産生相互之間的干擾。”卜智勇呼籲,“作為災害比較多的國家,我國有必要從無線通信的頻率開始,然後在通信體制上做出一定的規劃。”
“將來應急通信系統應該具有這麼幾個概念:第一拉得動,就是便捷、易於安裝。第二是通得上,就是能夠跟多種形式、多種載體連接上。第三是看得清,就是雙向的視頻,而且最好是可走網絡架構。第四查得整,就是數據庫的搜尋及定位。”卜智勇説。
據悉,針對在防災減災時力量較分散的情況,IBM提出將建立“災難應急管理技術研究同盟”。李實恭表示,同盟將推動災難應急技術創新及應用,開發有效的災難管理體系和技術、解決方案和系統架構。(記者 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