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廣西橫縣啟動了全國首個肝吸蟲病綜合防治試點,再次將生魚片與健康的問題推向公眾視野。那麼,吃生魚片到底存在哪些風險,民間流行的“土方”是否可行?
生魚片是一道歷史悠久的菜品,在中國史書中早有記載,被稱為“膾”或“鲙”。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魚片已經成為人們外出就餐的常見菜,在廣東、廣西一帶食用生魚片之風更是盛行。然而,生魚片雖然美味,卻因為沒有經過常規烹飪程序而存在健康風險。
食生魚片有很多潛在危害
吃生魚片目前已知的主要風險是誘發肝吸蟲病。薄如蟬翼的生魚片,放在冒著寒氣的冰船上,佐以配料,味道可口。然而,據首都醫科大學人體寄生蟲學教研室楊主任介紹,生魚片是肝吸蟲病的主要誘因。
肝吸蟲,學名華支睪吸蟲,寄生在人體肝膽管內,肝吸蟲引起的疾病叫做肝吸蟲病。肝吸蟲于1874年首次在加爾各答一名華僑的膽道內發現,我國證實該病存在則為1908年。1975年,在我國湖北江陵西漢古屍糞便中便發現肝吸蟲蟲卵,此後又在該縣戰國楚墓古屍中見該蟲卵,從而證明肝吸蟲在我國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歷史。
對於肝吸蟲如何感染人體以及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楊主任解釋道,當生食魚肉時,“若魚肉中含有肝吸蟲的幼蟲囊蚴,生食後囊蚴會脫囊,囊內幼蟲即可穿過腸壁到達肝膽管內,引起患者肝受損”。她還表示:“從我們寄生蟲領域來説,吃生魚片對人體的健康還有很多潛在危害,患者主要出現膽管局限性擴張及膽管上皮增生。嚴重時形成膽汁性肝硬化。還會出現合併症和並發癥,如膽囊炎、膽結石和膽管炎,胰管炎、胰腺炎等,也可引起膽管癌。”
民間“土方”難解生魚片之“毒”
生魚片美味但卻有健康風險,為了享用美味生魚片,民間想出了很多“土方”來化解生魚片之“毒”。
針對生魚片的選擇,有説法認為選擇泉水魚、清水河魚、水庫魚或者清水魚塘養出來的魚,同時保證生魚片猛、魚鰓乾淨,這樣可以避免患病;還有説法認為應該選擇深海魚做生魚片……實際情況是否如此呢?楊主任介紹道:“不管是什麼樣的水域,只要該水域存在適宜肝吸蟲幼蟲寄生的紋沼螺、赤豆螺、長角涵螺等螺類和草魚、鯽魚、鯉魚等魚類,且水域被肝吸蟲卵所污染(主要為人畜糞便污染),生食該水域的魚肉便會得肝吸蟲病。”
“肝吸蟲生活史的完成需要兩個中間宿主,一個是螺類,第二個是魚,當肝吸蟲的蟲卵隨人體或其他一些動物宿主如貓、狗和豬等的糞便排出體外,進入水中後,必須要遇到適宜其發育的螺才能繼續發育。進入螺體內後,進行幾個幼蟲期的無性繁殖後發育成為尾蚴,從螺體內逸出,進入外界水中,侵入另一個適宜的中間宿主淡水魚體內,發育為囊蚴(具感染性),它們主要寄生在魚的肌肉、皮下組織等處。若人生食這種含有囊蚴的魚肉,就會感染肝吸蟲,得肝吸蟲病。”楊主任説,“若是生食深海魚,患肝吸蟲病的幾率則會非常小,一般的肝吸蟲病感染都是因為生食淡水魚所造成的。”
此外,還有説法認為通過合理搭配蘸料可以有效去除生魚片中的有害物,達到滅菌消毒的功效,事實又是怎樣?楊主任表示,選擇食用蘸料的手段是不會殺死生魚片中的囊蚴的,因為囊蚴抵禦外界環境的能力很強,在醋中可存活2個小時,在醬油中可活5個小時,但是用90度的熱水一秒鐘即可殺死厚約1mm的魚片內的囊蚴。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基礎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何種體質,只要生食含有肝吸蟲囊蚴的魚肉便會患病,且肝吸蟲病一般不能自愈。“肝吸蟲的壽命為20—30年,除非等到它自然死亡,感染度很低是沒有症狀的,不會呈現出腹痛或肝區疼痛,食用大量才會出現症狀”,此外,楊主任表示,“輕度感染無症狀,所以患者也不知道自己患病”,但重度患者必須到醫院進行治療。
肝吸蟲病的臨床表現與感染蟲體的數量以及患者的機體狀態有關,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楊主任介紹,肝吸蟲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2個月。輕度感染不出現臨床症狀或無明顯臨床症狀。重度感染時,急性期為過敏反應和消化道不適,如發熱、腹脹、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等,但大部分患者症狀不明顯;慢性期,一般經幾年才發現,消化道症狀為主,如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等。常見體徵為肝腫大,嚴重者伴有消瘦、水腫和貧血等。晚期出現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此外,肝吸蟲病還可誘發膽管癌。
除了吃生魚,在我國很多地區還存在生吃牛肉、豬肉的習俗,對此,楊主任提醒大家:“生食牛肉和豬肉都是不安全的,會感染其他的一些寄生蟲。生食牛肉會感染牛帶絳蟲,引起牛帶絳蟲病。生食豬肉會感染豬帶絳蟲病,旋毛蟲病等。生食羊肉會感染旋毛蟲病等。”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健康的基礎,楊主任建議不要生食或食入未煮熟的肉類(包括魚、豬肉、牛肉及羊肉)以及溪蟹、蝦等;生食瓜果要洗凈;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以免食入一些隨糞便排出的寄生蟲的蟲卵而感染寄生蟲病;生、熟食的廚具要注意分開使用。 (實習生 肖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