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 17:14:57
分享到:
EN
https://www.gov.cn/

教育部答網民關於“建議將地方人文知識納入中小學教材”的留言

2021-04-13 17:14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體: 打印

來自江蘇南通的網民“玨”(手機尾號2260)説:目前,地方發展依靠人才,也受制於人才,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地區,外地人才不願來,家鄉孩子不願留。許多本地孩子對家鄉的認識不足,甚至對家鄉的歷史、人文等一無所知,導致缺乏愛鄉情懷,缺乏投身家鄉建設的思想基礎。因此,建議將地方人文知識編成教材,納入義務教育學習內容。同時,學校可採取課堂授課、實地情景教學、講座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從小了解家鄉文化,感受家鄉美好,培育鄉愁,增強愛國愛鄉情懷,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種下報效家鄉、為家鄉建設作貢獻的種子。 

教育部回復:

感謝您的留言。結合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教育部已將地方人文知識納入道德與法治、地理、綜合實踐等必修課中。在相關課程教材中明確地方人文知識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如:義務教育階段道德與法治要求學生“了解對本地區發展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主要物産等有關知識,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歷史要求學生“開展社會調查,了解改革開放前後家鄉的變化”;地理要求學生“關心家鄉的環境與發展,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了解家鄉的發展規劃,關注家鄉的未來發展,樹立建設家鄉的志向”等。 此外,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專門留出一定比例的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課時,鼓勵地方和學校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特色,充分挖掘地方人文內涵,開發相關課程,豐富育人載體,增強育人效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