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青島12月22日電(記者 鄧衛華、徐冰)我國首列國産化時速30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列車22日上午在南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線。它的成功下線標誌著中國鐵路客運裝備的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也由此成為繼日、法、德之後世界上第四個能夠自主研製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國家。
這是剛剛下線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12月22日攝)。12月22日,我國首列國産化時速30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列車(CRH2-300)竣工下線。這是我國鐵路全面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取得的重大成果,標誌著我國鐵路客運裝備的技術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自主研製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國家。 新華社記者 朱崢 攝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説:“時速30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是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技術平臺的基礎上,由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世界上運營速度最高的動車組列車之一,其國産化率超過70%。”
相對於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的動力更加充沛,列車的氣密性、運行的平穩性、空氣動力學性能等要求更高,技術難度也更為複雜。
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説:“南車四方股份公司作為我國高速鐵路産業化製造基地,瞄準世界高速動車組先進技術,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已全面系統地掌握了動車組總成、車體、轉向架等關鍵技術,成功搭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技術平臺。這意味著中國鐵路客運裝備製造已經跨入世界高速技術的最前沿。”
“從時速160公里到時速200公里-250公里,再到時速300公里的巨大飛躍,南車集團躋身於世界高速列車設計製造企業的先進行列,僅僅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中國南車集團公司總經理趙小剛説。
新下線的時速300公里動車組採用流線型氣動外形,外觀酷似目前中國已經運行的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整列車由8輛車連接而成,全部為座位車,其中7號車為一等車廂。記者上車看到,與時速200公里動車組明顯不同的是,新車在5號車的餐車部分增加了兩個小的吧臺,在7號車則增加了雙面可視的液晶屏幕,便於乘客在列車上休閒娛樂。
南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馬雲雙説:“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列車採用了大斷面中空型材鋁合金車體,鋁合金型材最薄處只有1.5毫米。每輛車體的重量約為7噸,是目前世界上同類車型中最輕的動車組,具有優越的節能和環保性能。”
馬雲雙還介紹説,新車在每節車廂之間都裝有“車間減震器”,能減輕列車間縱向的衝動和車體本身的擺動。此外,新車設有半主動懸挂系統、應急通風系統等裝置,這些都將進一步提升動車組在高速狀態下運行的平穩性、舒適性,併為旅客提供更加舒適的旅行生活。
據悉,我國首列國産時速300公里“和諧號”動車組列車竣工下線後,南車四方股份公司將迅速轉入批量生産,預計2008年3月份將交付用戶首批10列動車組。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説:“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在經過一系列試驗後,將於2008年8月1日在京津城際鐵路正式投入運營。”
鐵道部:增強鐵路自主創新能力 推進和諧鐵路建設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為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斷增強鐵路自主創新能力,深入推進和諧鐵路建設,實現我國鐵路又好又快發展,特作如下決定:
一、深刻認識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科技進步與創新愈益成為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的主要途徑和方式,依靠科學技術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愈益成為各國共同面臨的戰略選擇。我國已進入必須更多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科學技術作為解決當前和未來發展重大問題的根本手段,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強大動力,其重要性和緊迫性愈益凸顯。
9月10日晨,動車組列車D88/5次停靠河南開封火車站。當日,鄭州至上海的D88/5、D82/3次動車組列車正式開行。列車僅運行6小時37分即可到達上海,與以往鄭州到上海的列車相比運行時間縮短了5小時17分。新華社發
中國鐵路明確"十一五"科技自主創新主要技術領域
根據鐵路技術創新總體要求,為實現“十一五”鐵路科技發展的目標,鐵路部門將在幾個主要技術領域開展自主創新工作,重點針對客運專線、既有線時速200-250公里提速、重載運輸、高原高寒鐵路等領域開展成套技術自主創新。
客運專線建設和運營方面,開展時速300-350公里高速動車組技術,軌道、路基、橋梁、隧道關鍵技術,客運專線列控技術,高速牽引供電技術,運營調度技術,旅客服務技術,系統集成技術的自主創新工作。形成具有中國鐵路特點的客運專線技術體系。
綜述:近年來我國鐵路技術裝備水平實現大幅跨越
鐵路的發展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在我國,鐵路技術裝備的每一步發展,都會對緩解國民經濟“瓶頸”制約、方便人民出行做出貢獻。記者從第八屆中國國際現代化鐵路技術裝備展覽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鐵路技術裝備水平實現了大幅跨越。
鐵路建設者在開工儀式上(9月6日攝)。9月6日,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增建第二線工程在青海省海晏縣開工。該工程建設工期預計為5年,工程建成運營後,運輸能力將顯著提高,貨運年通過能力達到5000萬噸,客車每日可開行20對,客車速度目標值可達到160公里/小時。 新華社記者 嘎瑪 攝
鐵路自主創新強裝備 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能力
有人説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開啟了“追風時代”。因為從這一天起,中國鐵路“和諧號”動車組列車,開始以“風一樣的速度”在京廣、京滬、京哈、滬昆等幹線飛馳。
有人説中國重載運輸世界第一。因為,只有在中國,從1.5億噸、2億噸、2.5億噸向3億噸、4億噸衝刺,一條鐵路線連續三年實現增量5000萬噸。大秦線上,每日都有幾十列萬噸、2萬噸重載列車呼嘯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