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在北京第一所自動化郵電局營業廳的服務台上,顧客在這裡寫信,不用挪動地方就能買到郵票和信封、信紙。左面的一位女顧客正在投硬幣,投完後,按動電鈕,機器就自動送出相同價值的郵票或信封。幣值不夠,機器不予送出,投多了,機器會找零(資料照片)。新中國成立前,全國僅有2.6萬餘處郵政局所;目前,水鄉郵路、山區郵路、海上郵路、大漠信使,只要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郵政人員的身影。到2008年年底,中國郵政服務網點達到6.9萬處,從業人員97.3萬人,全國郵路總數2.1萬條,單程總長度369萬公里;實現了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多種運輸手段的綜合利用。我國的郵政網絡已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郵政網絡之一。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960年,北京市郵局職工掀起了以機械化、半機械化為中心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高潮。這是一部用舊中文打字機改裝的半機械化譯電機,過去譯電工作是按照來報的電碼用手工一字一字的翻寫出漢字來,如果電碼記的不熟,還要逐字翻閱電碼本,效率慢,有時還會出差錯。現在用譯電機翻譯,只要對準電碼一按,漢字就自動譯出來了,即使不會背譯電碼的人也可以使用(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2009年5月15日,廈門——金門各類郵件總包直封關係開通儀式在廈門舉行,這是繼2008年12月15日兩岸通郵後,兩岸郵政在推進郵件總包直接封發上取得的又一成果。自5月16日起,福建本省寄往金門的特快專遞郵件(EMS)、航空及水陸路郵件,將在廈門匯集後利用廈金航線直接運至金門。圖為工作人員將發往金門的郵包裝車。新華社發(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