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千家萬戶和百年大計
——聚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年)》(公開徵求意見稿)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 李亞傑、吳 晶、衛敏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引起各界熱烈反響。人們普遍認為,制定實施這一綱要,對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期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
徵求意見稿記錄著黨和政府民主科學決策過程,開啟著中國教育從新的起點出發的改革之路——
關鍵在人才 基礎在教育
“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
這首由老百姓自編的順口溜伴隨著一項里程碑式的惠民政策,一起被載入共和國發展的史冊--2008年9月1日,全國城鄉義務教育階段1.6億學生的學雜費全部免除,意味著中國全面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
強國必先強教。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察世情——當今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為了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許多國家都把發展教育、開發人力資源作為重大國家戰略,積極謀劃教育改革發展,制定教育和人才資源開發規劃。
觀國情——當前我國已進入實現全面小康、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國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
看民情——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結合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實際,讓人民群眾滿意,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規劃綱要勢在必行--
2008年8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制定工作啟動。
——其間深入調查,開展戰略研究,先後開展了11個重大戰略專題、36個重大問題的調研;組織工作小組成員單位、各省(區、市)和80多所高校開展廣泛調研;邀請8個民主黨派中央、4個社會研究機構、6個教育學會開展平行調研;安排60個駐外教育處組開展國際調研;委託相關國際組織開展專項研究;針對20個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深度調研。邀請海內外各個領域100多位高層次專家組成諮詢組。數千名專家和各方面人士參與了調研活動。在境內外召開不同層面、不同類型的座談會和研討會1500余次,參與人員23000余人次,形成500多萬字的調研報告。
——其間問計於民,廣泛徵求意見。2009年1月至2月,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各界人士踴躍參與,通過各種渠道發表意見建議210多萬條,發來信件14000多封。這些意見建議得到認真梳理、歸納和吸收。
——其間反復論證修改。成立了專門起草小組,邀請2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有關部委司局長、地方教育部門負責同志、大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等直接參與起草修改和論證工作。文本初稿形成後,先後4次大範圍徵求意見。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民主黨派中央、中央有關部委、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海外教育界人士等500多個單位、1300余人共提出意見建議近5000條。前後對文本進行了約40輪大的修改。
這些數字與事實記錄著黨和政府廣納群言、廣集眾智的民主科學決策過程,開啟著中國教育從新的起點出發的改革之路。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感到,規劃綱要制定工作的參與人員之多、徵求意見之廣、時間持續時間之長都是空前的。
規劃綱要工作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説:“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是徵求意見稿形成的基礎。”
歷經一年半的起草過程後,2010年2月28日,徵求意見稿開始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徵求意見稿全文貫穿“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主線,彰顯著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教育要優先 育人為根本
教育是事關民族未來的韆鞦大業。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是黨和國家提出並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
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工作方針是: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
——縱觀徵求意見稿,這是一份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的規劃藍圖。為了“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徵求意見稿提出:
各地根據國家辦學條件基本標準和教育教學基本需要,制定並逐步提高區域內各級學校生均經費基本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準。
要把推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作為各級黨委、政府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
——縱觀徵求意見稿,這是一份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根本要求的規劃藍圖。為了“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徵求意見稿提出:
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把減負落實到中小學教育全過程,率先實現小學生減負。
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推進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
鼓勵畢業生在職繼續學習,完善職業學校畢業生直接升學制度,拓寬畢業生繼續學習通道。
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
——縱觀徵求意見稿,這是一份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強大動力的規劃藍圖。為了“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徵求意見稿提出:
改變直接管理學校的單一方式,綜合應用立法、撥款、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
支持有條件的高中與大學、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和試驗,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
——縱觀徵求意見稿,這是一份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的規劃藍圖。為了“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徵求意見稿提出:
採取必要措施,確保適齡兒童少年不因家庭經濟困難、學習困難、就學困難等原因而失學,努力消除輟學現象。
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傾斜。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逐步在更大範圍內推進。
支持邊境縣和民族自治地方貧困縣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建設。
鼓勵和支持各級各類學校接受殘疾人入學,不斷擴大隨班就讀和普通學校特教班規模。
各地根據學前教育普及程度和發展情況,逐步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和城鎮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學前教育予以資助。提高農村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標準,改善中小學學生營養狀況。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資助制度。
——縱觀徵求意見稿,這是一份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核心任務的規劃藍圖。為了“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徵求意見稿提出:
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
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
教育興,則人才興。人才興,則國家興。
從“優先發展”到“育人為本”;從“改革創新”到“促進公平”,再到“提高質量”……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教育的戰略地位、根本要求、發展動力、基本政策和核心任務,無不針對著我國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以及未來改革發展的任務和要求,描繪了教育改革發展的美好藍圖。
徵求意見稿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切、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體現雪中送炭
——教育暖民心 民心聚民力
教育事業涉及千家萬戶,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詳覽徵求意見稿——其中的每一句表述,都是對教育現狀與問題的客觀反映;其中的每一項措施,都是對人民群眾需求與願望的積極回應。
根據徵求意見稿,未來10年我國教育領域將開展10項改革試點,涉及推進素質教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終身教育體制機制建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考試招生制度、現代大學制度、深化辦學體制、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省級政府教育統籌綜合改革等。
在這些改革措施中,許多關乎百姓生活,牽涉著千千萬萬個中國家庭的切身利益:
針對“入園難”,徵求意見稿提出,“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
針對“學生減負”,徵求意見稿提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規範辦學行為,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
針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高考,徵求意見稿提出,“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建立健全有利於專門人才、創新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
針對“擇校熱”,徵求意見稿提出,“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率先在縣(區)域內實現城鄉均衡發展”。
對此,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分會理事長賀樂凡認為,徵求意見稿抓住了現實問題的癥結。“擇校”現象的真正原因,是優質教育資源太少。必須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才能使中小學生真正獲得平等的受教育機會,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擇校”和亂收費行為。
從學生到家長,從教師到校長,徵求意見稿中的字字句句無一不體現他們的訴求;從家庭到學校,從政府到社會,徵求意見稿中的改革措施無一不代表他們的願望。
面向1.3億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徵求意見稿提出:“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對此,在京務工人員查代煉説:“這項政策對每個進城務工人員都是一個暖心的信息,讓我們看到了未來。”
為了1600萬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徵求意見稿提出: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水平。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講師鄭建麗説:“如果這些政策能切實落實,將會極大地激勵教師愛崗敬業。”
規劃綱要工作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説:“無論是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還是在起草文本期間,我們對當前我國教育面臨的重大問題、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都力求有所呼應、有所回答。”
人們還發現,徵求意見稿觸及許多敏感地帶。如,針對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軟肋”,提出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2012年達到4%”。針對高校“行政化趨向嚴重”的現象,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是整個改革的牛鼻子。”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力説,“要理順政府怎麼辦教育管教育,怎麼引導學校依據法律法規和宏觀政策自主辦學,這些問題的因素很複雜,體現出改革進入‘深水區’的顯著特點。”
深化改革的共識正在形成;推進改革的力量正在凝聚。徵求意見稿以加強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為重點,設計了要在近期啟動實施的10個重大項目。
“我們希望通過重大項目的實施,在解決‘能上學、上好學’問題上邁出更大步伐。”袁貴仁説。
春自心來情滿懷。通過廣納群言、廣集眾智,一個人民群眾滿意、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發展要求的規劃綱要必將呼之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