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董峻)這幾天,本該是櫻桃溝村村民們一年裏最忙碌的日子,但現在他們卻無奈地閒了下來。前些天的連日陰雨,幾乎澆滅了村民們的收穫喜悅。
櫻桃溝村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村如其名,是一個種植櫻桃的專業村。村支部副書記田玉忠説,6月是櫻桃上市的關鍵時期,而前一時期的連綿陰雨導致大量裂果,優質櫻桃比往年減産九成,幾近絕收。
“今年由於前期低溫,櫻桃晚熟了半個多月,快要成熟時又趕上連陰雨。正常年份我們1000多畝櫻桃産量超過10萬斤,今年加上晚熟品種也就剩1萬斤了。”田玉忠説。
記者在村裏的櫻桃園看到,一簇簇或鮮紅、或紫黑、或黃粉的不同品種的櫻桃,品相雖不錯卻大多開裂,有的已經開始腐爛。摘幾顆嘗嘗,味道差強人意。過了雨的果子甜度大大降低,口感差很多。
這個櫻桃園有近千畝,種植了世界各地60多個優質品種的櫻桃。往年由於這裡的櫻桃不上化肥、不打農藥,果子漂亮口感甜美,漸漸成為北京郊區一個有名的採摘園,每公斤價格480元、採摘門票的票價賣到200元,即便如此還是吸引了大批市民。
全村的主要收入,就指望這小小櫻桃。正常年景時,櫻桃園的年産值有2000多萬元,村民年人均由此可得1萬元左右,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可是,一旦天有不測,人們就深切感到,農業還是得靠天吃飯。除了連陰雨,櫻桃溝村以前還經歷過寒流突襲造成減産傷心日子。村民們希望能推出針對小作物的政策性保險,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櫻桃溝村的遭遇並非偶然。在種植業、養殖業中,因災減産減收的事例比比皆是,有些欠發達地區的村民甚至因災返貧。例如不久前的H7N9禽流感事件,雖然至今沒有在任何一個家禽養殖場發現這種病毒,但給養禽業帶來的打擊卻是巨大的。如果農業保險能有效覆蓋生産,無疑是一件既穩民心又壯農業的大好事。
近年來,幾乎每年有關“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提出要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實踐證明,在一些農業保險發展較好的地方,農民吃了“定心丸”,生産積極性就比較高。數據顯示,自2007年試點以來,全國農業保險累計向1.13億戶次農戶支付了551億元賠款。去年農業保險承擔的風險金額達9006億元。
儘管如此,我國的農業保險發展仍處在起步階段,險種少、賠付水平低的問題仍然存在。一些專家認為,依靠農業保險而非政府救急的路子今後將越來越成為對農業生産進行間接補貼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