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溫家寶在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研製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11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讓中國的大飛機翱翔藍天

溫家寶

    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已經立項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製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大飛機。讓中國的大飛機飛上藍天,既是國家的意志,也是全國人民的意志。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做成功,實現幾代人的夢想。這不僅是航空工業的需要,更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大飛機研製會帶動一批重大領域科技水平提升,將使中國整個客機製造業向更高領域邁進。

    一、充分認識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的重要性

    研製和發展大型飛機,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重大科技專項,是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研製和發展大型飛機,是一個國家工業、科技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全國人民多年的願望,對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使我國早日實現現代化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鄧小平同志曾經講過,搞一些重大科技項目,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我們要把大型飛機研製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項重要標誌,以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實施好這項工程。

    實施大型飛機研製重大專項對我國經濟和科技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航空工業産業鏈長、輻射面寬、聯帶效應強,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們説大型飛機是現代製造業的一顆明珠,就是因為大型飛機是現代高新技術的高度集成,能夠帶動新材料、現代製造、先進動力、電子信息、自動控制、計算機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群體突破,能夠拉動眾多高技術産業發展,其技術擴散率高達60%。發展大型飛機,還將帶動流體力學、固體力學、計算數學、熱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諸多基礎學科的重大進展。做好這項工作,將會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

    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有利於航空工業的發展。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要集成世界最新技術,研製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客機,最終形成強大的航空工業。發展大型飛機可以為航空工業的發展提供突破口和增長點,有利於提高我國航空工業的製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研製大飛機應正確認識和處理的幾大關係

    正確認識和處理安全性同經濟性的關係。這對我們成功研製大型飛機乃至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航空産業,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意義。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必須確保,因為沒有安全性,一切都無從談起。但是,如果不注重經濟性,不考慮成本,不考慮舒適性和環保性,造出的飛機缺乏商業競爭力,就不能形成一個有市場競爭力的航空産業。今後十幾年,科學技術將不斷變化,航空工業技術還可能有突破性的進展。一個突破性的、革命性的成果,可能帶來航空工業巨大的變化,要密切關注,緊緊跟蹤。沒有預見性,就會落後。我們造出的飛機,只有在安全性和經濟性方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佔有優勢。安全性和經濟性相統一,關鍵在技術,只有採用國際先進的、一流的技術,才能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這樣國內外乘客才能認可、市場才能接受。這個目標是很高的,任務是很艱巨的,但又是非攀登不可、非完成不可的。因此,對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具體目標以及實現的技術路線,要做深入論證。要大大增強適航意識,適航審定部門要按照國際和國內的適航標準,從飛機的初始設計到整機組裝生産實行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安全性和經濟性相統一,從方案制訂一開始就要非常明確,並把這個指導思想貫穿到設計、工程、驗收和産業化等各個階段。

    正確認識和處理自主創新同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的關係。研製大型飛機是新世紀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工程,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自主創新的方針。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能靠我們自己。研製大型飛機,同樣要下這樣的決心,做這樣的準備。研製工作必須堅持以我為主、自主創新,全方位考慮。大型飛機的總體設計和總裝一定要自己搞,發動機、機載設備和材料等,最終也要靠自主研製。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們雖然依靠自己的力量,搞了支線飛機,但沒有真正搞過擁有自己品牌的大型飛機。我們現在自主研製大型飛機,一方面要看到,無論是硬體、軟體和人才,我們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們在諸多方面具備一定的條件,包括經濟實力、工業基礎、市場需求和開放程度,同改革開放前相比確實有了巨大進步。我們的自主創新,完全可以在對外開放的條件下進行,完全可以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為我服務。關起門來一切從頭開始摸索,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真正成功。我們要注重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注重集成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成熟産品,注重在引進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國際先進技術。 還可考慮把批量購機、設立總裝廠和零部件廠同航空製造技術的引進消化再創新結合起來,促進我國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總之,要進一步搞清楚:大飛機的哪些技術是我們已有足夠儲備,可直接利用的;哪些技術我們已具備一定基礎條件,依靠自己力量可研發出來的;哪些技術是需要通過集成創新或引進消化再創新加以解決的;哪些技術是從外面既學不來又買不到,必須依靠自主創新、鍥而不捨組織攻關的。總之,要把自主創新同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結合起來,突破制約大型飛機發展的關鍵技術。

    正確認識和處理體制機制創新同發揮現有技術、人才、企業作用的關係。體制機制創新,是組織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成敗得失的關鍵。大型飛機項目的成功實施,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體制機製作保障。大型飛機投資大、週期長、技術要求高、市場變化因素多,把這一産業做大做強,必須解決好技術問題,必須嚴格遵循科學技術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要進一步打破部門、地方和企業之間的人為壁壘,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優化和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和生産要素,面向國內外市場,組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大型客機項目公司,在産品研製生産、市場開發營銷、用戶支援服務和資金籌措運營等方面創新管理經營模式。製造出有競爭力的大飛機,重要的是靠人,靠每一位設計人員的智慧和創造力。一個國家的實力是有限的,但人的創造力是無限的。所以,大飛機製造靠國家實力,靠科技的綜合能力,但歸根到底要靠人、靠設計師。要把國家意志變為人的意志,變為設計師的意志。我國經過半個多世紀艱苦奮鬥所形成的比較完整的航空工業體系,一批掌握先進設計技術和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人才隊伍,是研製大型飛機的基礎條件和重要力量。現有的設計、科研、試驗和生産等寶貴資源,不應該丟也丟不得。毫無疑問,我國自主研製大型飛機,為充分發揮我國現有技術、人才和基地的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舞臺。我們應該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打破部門、地方和企業之間的人為壁壘,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和生産要素,使我國航空工業各方面參與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這就需要進行大量繁重而週密細緻的組織工作。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大鍋飯”體制,必須堅決打破;同國際接軌、有利於集成和激發各方面自主創新活力的新體制、新機制,一定要建立起來。

    正確認識和處理研製攻關同實現産業化的關係。大型飛機工程要經歷研製和産業化兩個相互依存、相對獨立的階段。研製階段以研發和設計為主,風險很大。特別是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突破,需要依靠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需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舉全國之力聯合攻關。造出樣機只是成功的開端,還要通過不斷試飛、不斷總結經驗和不斷改進設計,逐步滿足用戶需要,才能談得上産業化。從某種意義上説,大飛機的成功和聲譽,不是造出來的,而是用出來的。産業化階段是批量生産的階段。大型客機的産業化階段,要面向國內外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建立完整的大型客機産業組織,建立一流的售後服務體系,其技術和管理的難度、經營的風險要比研製階段更多、更大。實現産業化,這是我們研製大型飛機所追求的總體目標。因此,對大型飛機在研製階段和産業化階段的工作目標、任務、風險和融資條件等,應做進一步的深入論證,做到統籌規劃、科學組織、分步實施。

    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主導同市場機制的關係。研製大型飛機是特別重大的項目,代表國家的意志,必鬚髮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從發展戰略、行業立法、産業政策、財政投入等方面給予長期的、穩定的支持,提供多方面的服務。縱觀國際航空産業發展史,國家長期穩定的支持是大型飛機項目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在我國現階段研製大型飛機,技術創新本身離不開市場經濟的環境和條件,必須遵循航空産業發展的規律,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在有效配置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們的政策,應立足於培育國家航空工業科研和製造的長期競爭能力和持久創新活力。政策傾斜的目的是促進大型飛機項目公司在市場中逐步實現良性循環發展,而不是完全依賴政府。航空企業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要繼續深化體制改革,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為振興我國航空工業再立新功。

    三、集中精力做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的實施工作

    研製大型飛機投資大、週期長、不確定因素多,是一項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面臨許多風險和困難,任務十分艱巨。要生産出安全可靠、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飛機,並實現産業化,需要做許多艱苦細緻的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集中力量、合力攻關。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在實踐中總結的有益經驗和制勝法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新中國誕生後,我們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初步建立起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特別是“兩彈一星”的成功,靠的就是這個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利用這個優勢,集中力量建設和實施了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載人航天等一批重大工程,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在新的形勢下,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必須繼續發揮這一優勢,把有限資源加以整合,統籌安排,嚴格遵循科學技術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

    要牢固樹立全局觀念。研製大型飛機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研製工作要全國一盤棋,各個方面要大力協同、密切配合。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以及有關企業、科研機構,要按照中央的決策和統一部署開展工作,樹立全局觀念,搞好協調配合,自覺服從國家的需要。不允許各行其是,推諉扯皮,不允許以局部利益損害整體利益。航空企業要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改革,主動承擔任務,積極參與競爭,密切協調配合,為建立強大的航空工業再立新功。

    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實施大型飛機重大專項,要充分利用我國航空工業的現有基礎,特別是充分發揮作為我國航空工業主力軍的航空企業集團的作用,同時也要充分調動有關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研製大型飛機必須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要培養、吸引、凝聚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尤其是學科和産業技術帶頭人,鼓勵他們發揚“兩彈一星”精神,發奮圖強,攻克難關,為國家振興建功立業。同時,有關部門要著手研究制定相關政策,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要加強組織協調。大型飛機的研製生産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技術難度大,協作配合的部門和單位多。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大型飛機研製工作的順利進行。大型飛機項目已經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這項任務需要幾屆政府、甚至幾代人不停頓進行下去,因此需要有制度作保障。

    研製大型飛機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做出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決策,我們的研製工作一定還會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要完成這一光榮的歷史使命,需要我們有遠見、勇氣、信心和力量。只要我們有百折不撓的決心和鋼鐵般的意志,齊心協力,紮實工作,積極應對各種困難,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自主研製的大型飛機翱翔藍天的夢想。(本文是溫家寶總理在大型飛機重大專項研製工作有關會議上的講話,發表時作了修改。)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張德江出席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大會

    新華社上海5月11日電 肩負著中國大型客機研製使命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11日上午在上海隆重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出席成立大會。

    大型客機是指載客百人以上的幹線飛機。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民用航空市場。中國商飛公司的成立,開啟了中國自主研製大型客機的新篇章。

我國自主研製大飛機何時飛上藍天尚無確切時間表

    新華社上海5月11日電(記者高路、張毅)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金壯龍11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我國自主研製的大飛機何時飛上藍天,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時間表。

    金壯龍説,新公司剛剛成立,而培育人才、項目攻關都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因此,現在研究時間表或者確定發展戰略,都還為時尚早。

新聞背景:我國大型客機項目公司簡況

新華社上海5月11日電(記者 高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Ltd.)11日在上海揭牌成立。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由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中國鋁業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由國家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張慶偉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金壯龍任總經理。公司註冊資本為190億元,總部設在上海,包括研發、總裝製造和客戶服務三大中心,飛機研製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則面向全球。

    大型客機研製去年2月由國務院立項確定,是我國重大科技專項。中國商飛公司是我國研製大型飛機的項目主體,也是實現我國民機産業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國人的藍天願景和我國民機産業多年的期盼。

    公司將推行“人才強企”戰略,重點建成飛機研發、總裝集成、市場營銷、客戶服務和適航取證五大能力。中國商飛公司下轄上海飛機設計研究所、上海飛機製造廠、中航商用飛機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子公司和下屬單位,將全力打造安全、經濟、舒適、環保的大型客機。努力實現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突破大型客機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支線飛機、大型客機研製成功和商業成功,力爭成為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民機製造商。

 
 
 相關鏈結
· 溫家寶主持常務會議聽取衛生部傳染病防治彙報等
· 溫家寶與中國政法大學學生共度“五四”青年節
· 溫家寶到浙江寧波深入工廠社區與工人共度"五一"
· 溫家寶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安全生産工作
· 溫家寶:貫徹十七大精神 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
· 溫家寶《求是》撰文:推進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