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6次會議
部署災區恢復生産工作
討論《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方案》
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主持召開總指揮部第16次會議,部署災區恢復生産工作,討論《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方案》。
6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在北京主持召開總指揮部第16次會議,部署災區恢復生産工作,討論《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方案》。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會議指出,當前,災區在安置好群眾生活的同時,要著力抓好恢復生産工作。第一,抓好農業生産。當務之急是搞好搶收搶種,及時調劑調運種子、農藥、柴油等農業生産資料,切實做到應收盡收、應種盡種。要進一步強化動物疫病防控,做好無害化處理。要搶修受損的農田基礎設施、農機具和農機提灌站等,儘快恢復災區農業生産能力;修復受損的畜禽圈舍和良種繁育設施,恢復養殖業生産。要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生産一線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
第二,恢復工業生産。在摸清情況的基礎上,抓緊恢復能源、原材料的生産,加大煤炭、成品油、天然氣、磷礦石的調運,優先恢復供電、供氣、供水、煤礦企業生産。保證生産救災、重建物資企業的恢復,重點支持大型骨幹企業恢復生産,加強對中小企業恢復生産的政策指導。要確保安全生産,防範事故發生。
6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在北京主持召開總指揮部第16次會議,部署災區恢復生産工作,討論《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方案》。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第三,加快基礎設施恢復。必須集中力量搶修通往重災區的國道、省道,同時,要向基層延伸、向鄉村延伸,擴大搶通覆蓋面。要加大電網特別是地方電網的修復力度。儘快恢復受災地區的公眾通信能力。要全力保障糧食、食品、飲用水、帳篷、活動板房等急需物資和傷病人員的運輸。
第四,做好災區商貿流通和服務業恢復工作。要切實保障災區急需商品貨源。儘快恢復商業網點,在居民安置點建立帳篷商店和便民商店。沒有受損的商業網點要儘快恢復營業;受損較輕的商業網點要抓緊維修加固。要積極為災區群眾提供急需的基本生活服務,支持企業在重災縣(市)建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餐飲網點,在重災區群眾集中安置點建設大眾洗浴場所和理髮店,為災區群眾提供安全、便利、衛生、實惠的生活服務。要抓緊恢復金融等服務業。
會議指出,災後重建規劃編制工作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優先安排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務設施;堅持尊重科學、尊重自然,充分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堅持統籌兼顧,做到重建與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相結合;堅持地方為主,充分發揮災區幹部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在國家的支持下實現災後重建和發展目標。災後重建規劃的編制要統一部署、分工負責,區分緩急、突出重點,相互銜接、上下協調,規範有序、依法推進。在深入論證、科學規劃的同時,盡可能加快工作進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回良玉,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國務委員孟建柱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會議。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5次會議
研究加強抗震救災款物的管理使用問題
3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主持召開總指揮部第15次會議,研究規範和加強抗震救災捐贈款物的管理,做好救災物資和資金分配使用等問題。
會議指出,抗震救災捐贈物資管理要遵循“自願捐贈、不得攤派,尊重意願、專款專用,統一規劃、突出重點,公開透明、加強監督”的原則,切實保護捐贈人、受贈人和災區受益人的合法權益。接收捐贈要按照《捐贈法》及有關規定,做到手續完備、專帳管理、專人負責、帳款相符、帳目清楚,切實保證捐贈款物全部用於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不被挪作他用。各種救災捐贈都要在國務院和各級政府的統一協調下合理使用,充分尊重捐贈人的意願,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第14次會議
部署下一階段抗震救災任務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在北京主持召開總指揮部第14次會議,傳達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總結前一階段抗震救災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階段任務。新華社記者姚大偉攝
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主持召開總指揮部第14次會議,傳達貫徹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總結前一階段抗震救災工作,研究部署下一階段任務。
會議指出,當前抗震救災工作已經進入新的階段,要在繼續做好被困群眾搜救工作的同時,把安置受災群眾、恢復生産和災後重建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總的要求是,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做好傷員救治和衛生防疫,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嚴密防範余震破壞和次生災害,維護社會正常秩序,同時部署恢復生産,規劃災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