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陜西省代省長袁純清做政府工作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2月07日   來源:新華網陜西頻道
    三、大力調整經濟結構,切實轉變增長方式

    突出發展優勢産品。以信息化為主導,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斷做大做強高技術、裝備製造、能源化工等優勢産業。高技術産業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能源化工等5大優勢領域,優選20個重大科技産業化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加快産業化步伐。支持西安、寶雞、楊淩等國家級開發區加快“二次創業”,抓好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産業基地,西安航天科技産業園、西安國家軟體産業基地、咸陽國家顯示器産業園和漢中航空工業園建設,充分發揮科技遠去的輻射帶動作用。裝備製造業要走集團化、集群化道路,努力形成航空航天、輸變電設備、數控機床、汽車等産業的新優勢。加快國防高新工程實施步伐,推動軍民結核性産業向高層次、寬領域拓展。通過改制重組,培育十數個年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努力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基地。能源化工産業以陜北能源化工基地為重點,加大資源勘探力度,引進戰略合作夥伴,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産業,全面加快“三個轉化”步伐,形成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服務業的新機遇,彰顯我省人文、地域資源優勢,著力構建文化、會展、旅遊特色産業鏈,儘快把現代服務業培育成我省的優勢産業和支柱産業。文化産業要推動人文資源上舞臺、出大作、創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有震撼力的精品力作,使更多的人嚮往陜西、走進陜西、興業陜西。培育壯大動漫、策劃等新興文化創意産業,帶動相關産業發展。會展業重在策劃,實施一批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會展項目,提高西洽會、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大型會展品牌的影響力,吸引更多國內外機構來陜辦展會,進一步做大規模。旅遊業要為構建文化旅遊、紅色旅遊、生態旅遊三大産業體系,建設法門寺等6大品牌旅遊景區,著力抓好延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曲江大唐不夜城等10大項目建設,建設好以西安為中心輻射全省的8條旅遊精品線路,擴大促銷影響,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整體競爭力。物流業要著眼于加快加強以西安為樞紐的現代物流體系,重點抓好西安國際港務區、咸陽空港物流園區、新築集裝箱物流園區、寶雞陳倉物流園區、榆林能源化工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龍頭企業。金融業要著力構建政府、銀行、企業互動合作平臺和協調機制,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來陜設立總、分支機構,鼓勵金融創新,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把西安建成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要積極承接全球性服務外包産業轉移,把西安建成全國重要的服務外包基地,形成現代服務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大力推動自主創新。以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為重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産業化步伐。省財政在“十一五”期間每年安排1.5億元專項資金,支持的13115”科技創新工程順利實施。對精密數控機床、汽車與工程機械、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通信設備等10大科技專項實施聯合攻關,力爭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陜西工業技術研究院、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要在完善提高、成果轉化上實現大的突破,新組建電子工業技術研究院和農産品加工技術研究院,建設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0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一批企業技術中心。突出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引導企業提高研發經費佔銷售收入的比例。進一步推進科技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有條件的科研院所組建科技型企業集團。實施知識産權戰略和名牌戰略,積極推行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制度,力爭國家名牌産品累計達到27個,專利申請量突破6000件,努力走在西部前列。

    推動三大區域協調發展。關中突出發展高技術、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重點推進60個重點項目建設,建設一批優勢特色産業集群。支持西安做大做強,深化西鹹經濟一體化,促進關中城鎮群加快發展,增強“一線兩帶”的輻射帶動能力。陜北重點實施50個煤化工、石油化工和電力重大項目,加大水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建設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能源化工基地。陜南在繼續加強以吉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要以繩梯保護為前提,追點實施50個産業項目,推動現代中藥、綠色食品、生態旅遊、桑蠶絲綢、裝備製造、有色冶金等區域性優勢産業做大做強,加快扭轉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局面。關中、陜北、陜南三大區域既要發展優勢,各展所長,又要加強協同,相互促進,形成全省經濟發展的整體合力。

    強力抓好節能降耗。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完善計量檢測辦法,強化能源指標公報和責任制度。嚴格高耗能産品市場準入,繼續加強對200戶重點用能企業節能降耗管理,制定重點産品的消耗定額,對市電、鐵合金等高耗能行業實行差別電價。組織實施生物柴油、低溫餘熱發電等10大重點節能工程。整頓規範礦産資源開發秩序,做好重點礦區、重點礦種資源整合。加快煤層氣開發利用,提高煤炭回採率和石油采收率。嚴格執行建築節能設計標準,在西安市率先推行節能65%的地方標準。抓好西安、寶雞、咸陽、榆林等城市節水試點,力爭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個百分點。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大力實施土地開發整體,集約節約使用土地。繼續抓好楊淩示範區、西安經濟開發區、韓城龍門、渭北生態農業區循環經濟示範工作,在龍門鋼鐵集團等20戶企業開展循環經濟試點,走出節能環保的新路子。

    切實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防護林建設等工程,完成造林綠化300萬畝。繼續實施秦嶺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加快建設秦嶺國家植物園,使之成為陜西乃至中國的綠色品牌。做好漢、丹江的水源保護工作,確保一江清水供北京。加強能源資源開發中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劃定、合理調整大中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做好農村飲用水源保護檢測工作。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集中政治煤炭、電石、鐵合金、焦化、水泥、造紙等污染企業,對不能按期達標的企業堅決關閉。嚴格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繼續開展礦區沉陷治理,全面推行生態修復保證金制度。加大環境監控執法力度,確保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削減2.2%和2.5%。加大渭河流域污染治理力度。渭河是三秦大地的“母親河”,為陜西可持續發展計,為流域人民長遠福祉計,省財政在“十一五”期間每年投入不低於1.5億元,全面啟動流域縣城污水、垃圾處理廠等項目建設,下決心儘快改變渭河劣五類水質,早日讓我們的“母親河”重現昔日的生機和美景。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