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耀斌:城鎮化建設需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31 08:52 來源: 財政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新型城鎮化是引領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在推進過程中,財政部門要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並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出席《中國:推進高效、包容、可持續的城鎮化》報告發佈會時提出上述觀點。

    史耀斌強調,新型城鎮化要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是解決好人的問題,主要任務是逐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務問題十分重要。到2020年,我們要解決1億農民工及其家屬在城鎮落戶和相關基本公共服務,還要逐步解決餘下農業轉移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讓他們有歸屬感,真正融入城市穩定生活。財政部門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的著力點。

    一是優化教育管理體制和投入機制。要適應人口流動和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著力解決教育可攜帶性問題。在做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上,根據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跨區域流動情況,完善相關測算辦法,增加接收地區的轉移支付。同時,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提升其就業創業能力。

    二是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當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還沒有實現全國統籌,醫療保險基金轉移接續也比較困難,不利於勞動力自由流動。同時,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還存在碎片化問題,不同人群之間的待遇水平存在差別,還有一些制度漏洞,影響財務可持續性。今後農民工逐步在城鎮落戶,將增加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壓力。為此,必須抓緊研究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設計及轉移接續政策,統籌城鄉社保制度體系,並堅持精算平衡原則,堵塞制度漏洞,增強可持續性。

    三是拓寬住房保障渠道。逐步把進城落戶農民工完全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研究採取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等多種方式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完善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建設。農民工集中的開發區和産業園區,應鼓勵企業建立公共租賃住房。農民工數量較多的企業,現階段可以在符合規定標準的用地範圍內建設農民工集體宿舍。

    四是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機制。在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權與支出責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中央將根據對外來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實際情況,合理測算各地的財政困難程度,完善均衡性轉移支付測算辦法,適當調整農業轉移人口公共服務支出折算比例。同時,督促省對下建立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機制。

    同時,史耀斌指出,新型城鎮化需要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推進城鎮化必須解決好資金保障問題。錢從哪來?目前城市建設資金主要靠轉讓土地的收入支撐是不可持續的,總體上看,目前政府土地毛收入的80%要用於徵地補償和土地整理,凈收益只有20%,而且隨著補償標準的提高,凈收益呈繼續下降趨勢。為此,必須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從財政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完善地方稅體系。當前中國地方主體稅種建設相對滯後,地方收入來源不夠穩定。十八屆三中全會已明確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和思路,我們將加快制定具體方案。在完善財稅體制時,要考慮人口城鎮化因素。著力完善地方稅體系,逐步建立地方主體稅種,使地方政府承擔的公共服務有穩定的資金來源。

    二是創新城鎮化融資模式。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續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保障機制。對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要放寬市場準入,允許社會資本進入。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權參與城市基礎設施等的投資和運營。解決好城市基礎設施服務定價問題,讓投資者有長期穩定合理的收益。同時,注意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為城市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規範透明、成本合理、期限匹配的融資服務。

    三是建立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研究賦予地方政府依法合規適度舉債融資權限,給地方政府發展融資開“正門”,逐步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除嚴格授權舉借的短期債務外,地方政府舉借債務只能用於城市建設等公益性資本支出或置換存量債務,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實行分類管理和限額控制,對沒有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發展舉借的一般債務,由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融資,主要以公共財政收入和舉借新債償還;對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發展舉借的專項債務,主要由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市政債券等專項債券融資,以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償還。同時,建立債務風險預警及化解機制,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推進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和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有效防範財政風險。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