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通報專項檢查進展情況 部分公共環保設施淪為污染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10 07:45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現場檢查工業企業288家、污水處理廠62座、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9座、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處置(收集)單位42個、建築工地和物料堆場33處、其他污染源13處,初步調查了37件區域性的環境問題……4月9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了3月份環境保護專項檢查進展情況。

    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問題突出

    3月份是全國大部分地區大氣環境擴散條件不利和枯水期保障飲用水安全的關鍵時期。環境保護部派出26個督查組對全國44個市(區)的環境保護專項檢查工作進行了督查。

    在這次專項檢查中,發現的突出環境違法問題和環境管理問題總共有28項,其中竟然有12項為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存在的嚴重問題。部分公共環保基礎設施淪為污染源,令人痛心。

    通報中,遼寧瀋陽市老虎衝垃圾處理有限責任公司、瀋陽市大辛生活垃圾處理場廠區內都已存有幾十萬噸未處理滲濾液,上海市青浦區第二污水處理廠現場露天堆放5000噸左右污泥,這些都成為公共環境安全的重大隱患。

    浙江省嘉興市西部水務(嘉興)有限公司、桐鄉市濮院恒盛水處理有限公司、桐鄉市申和水務有限公司等太湖流域的城鎮污水處理廠不按要求標準排放;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污水處理廠化學需氧量超標排放,山東省德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和生活垃圾焚燒廠、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垃圾處理場、湖北省咸寧赤壁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也都存在不同問題。

    另外,工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環保管理不到位,比如蘇州黃橋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鎳、化學需氧量濃度長期超標;湖南省株洲市霞灣港工業污水處理廠剩餘污泥未按危險廢物管理相關規定貯存和處置。

    個別環境違法問題仍未有效解決

    督查組對198個前期發現的大氣污染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跟蹤督查,發現29家違法企業已關閉或停産,絕大多數問題已基本解決或正在整改。但是,前期大氣污染防治督查發現的個別環境違法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

    河北省廊坊霸州市鑫鑫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未按要求關停,遼寧省瀋陽市抗生素廠仍在超標排放二氧化硫,河南省鄭州滎陽市永聯碳素製品有限公司未落實限期治理要求,廣東省廣州市富明玻璃有限公司除塵設備不正常運行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在工業污染方面,雖然通過連續5個月的高強度督查執法,京津冀地區環境違法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對20個省(區、市)的督查仍發現141家企業不同程度存在環境違法問題。

    以上各類問題,環保部已通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環保部將繼續督促有關地方處理處罰到位和整改到位。

    據介紹,環境保護部利用衛星圖片確定重點地區,採取無人機航拍方式對大氣污染企業實時拍照取證和錄像取證,獲取的圖片地面分辨率最高達0.04米。目前,環保部已經在河北省唐山、邢臺、邯鄲等地應用此項技術,獲取了大量的環境違法證據和線索。

責任編輯: 寧菁菁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