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必須斷掉"戀權"念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4-23 14:00 來源: 中國青年網
【字體: 打印本頁

    簡政放權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改革紅利的重要釋放途徑。繼去年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之後,簡政放權繼續深入——4月22日,國務院下達了《關於清理國務院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通知》,開始對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開刀"。

    我們知道,簡政放權的目的是給發展鬆綁,是大家已經取得了共識的改革路徑,中央也一直在做各種嘗試和努力,但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早在2004年《行政許可法》實施後,國務院就陸續取消和調整了一批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其中很大一批都是以非行政許可審批名義變相設定的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行政許可事項。

    但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權力有自我繁殖的本能,簡政放權就像割權力的韭菜,割掉一茬,只要土壤還在,環境還有,其生存和擴張的衝動永遠不會消亡,很快就會再長出一茬。

    就像這次要著手清理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有些就是從已被取消的行政審批中變生而來的。這只是部門把行政審批的權力從手裏揣到了兜裏。

    許多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雖然表面上是相對獨立的,但實際上與行政許可是相互聯絡甚至是有機組成部分。行政許可範圍外的,就以非行政許可的名義實施管理和監督,其實是對權力的強化,是權力的暗度陳倉。

    大家知道,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形式,包括審批、審核、核準、核查、同意、確認、驗收、驗證、備案、年審(檢)、登記、會審等。這裡面有些形式是屬於監督程序來執行,有些是作為前置審查形式規定的。對於市場主體來説,這些都是需要跨過的門檻,都是有著生殺予奪權力的有形之手,其左右和支配資源的能力照舊--這對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來説,顯然是致命的掣肘。

    權力之手到處亂摸,市場必然紊亂失調。況且,許多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設定本身就不規範,總體混亂,疏于監管,其計劃經濟的影子更加明顯,暗箱操作的可能性更大,權力尋租的機會更多。

    在今年1月份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就強調"清理並逐步取消各部門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對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原則上予以取消,確需保留的要通過法定程序調整為行政許可,其餘一律廢止"。大的方向已定,本次國務院的《通知》對於各部門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明確給出了時間表,並且放話將追究責任,可見中央的決心之大——對於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來説,這不僅是“割韭菜”,而且是“挖根”。

    挖根是必須的。我們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需要政府要有所為,更要有所不為。相當數量的行政審批以及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都是政府不需為而偏偏為之,説到底是迷戀權力,而根子則在部門利益的驅動,甚至是私利的驅動。

    如果不及時動刀,權力的繁殖和擴張就會像癌細胞一樣,呈現出加速度,多道審批就多道關卡,層層下來,阻滯活力,侵蝕周邊,養肥部門,最終導致整個社會肌體漸入膏肓。

    要釋放市場的活力,政府必須簡政放權。從"戀權"到放權,這需要自我革命,其難度和痛苦就像割自己的肉,況且是肥肉——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長期游離于行政許可法的約束之外,自由裁量度大,監管制約又少,暗箱操作的空間更大。

    我們知道,一直以來,某些職能部門由於對權力的過分依戀,造成行政審批做減法、非行政審批做加法的情況。某些行業協會和職能部門進行挂靠銜接,在行政審批被壓縮的情況下,非行政許可則做起了加法。簡政放權,不僅需要"簡"和"放",還需要通過制度的籠子來回收權力,才不至於已經被"簡"掉的權力逃脫和變異。

    正因為此,今天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是改革棋局中的必須步驟,是消除簡政放權過程中的騰挪空間,是斷掉部門"戀權"的念想。(特約評論員 王海)

責任編輯: 史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