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安徽省城鎮實名制新增就業15.99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25.4%,超過時序進度要求,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市場供求人數大幅增加 “招工難”現象持續 一季度,受春節後企業用工需求大增的季節性影響,全省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人數大幅增加,城鎮實名制新增就業15.99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25.4%。日前,安徽省人社廳一項對全省3000多戶企業的用工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企業招工條件普遍放寬,對勞動者年齡、技能無要求的比重分別上升1.3和13個百分點。採訪中,有企業主坦言,此舉實屬無奈,因為技工難招,企業不得已才放寬條件。這在不少中小企業中體現得更為明顯。 “一季度我們打算招4到6個操作工,結果一個沒招到。有人來轉了一圈又走了,嫌待遇不高。現在合肥的大企業挺多,我們小企業開出的薪酬競爭不過人家。 ”合肥晚之秀家紡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元法感嘆道。 來自安徽省人社廳的一季度就業失業動態監測報告顯示,安徽省一季度企業用工需求旺盛,仍以普工為主,1000戶監測企業共需求普工61658人,佔需求總數的78%。此外,缺工也以普工為主,普工缺口為30100人,佔缺工總數的75%。從全省27個産業園區的監測情況也可以看出,招工難的現象仍然存在。監測顯示,安徽省27家産業園區共有企業15115戶,一季度計劃招聘人數為155938人,實際招聘人數為78859人。缺工仍以普工為主。 有調查顯示,在可能導致安徽省企業招工難的原因分析中,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別是:工作強度比較大、收入偏低和工作條件不夠好。“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新生代農民工的家境比上一代人好了許多。這些年輕人走上社會後,沒有養家糊口的緊迫感,因此不少人不願意在辛苦的生産一線工作,這也導致了招工難。”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培訓主管魏宏亮分析説。 企業提薪求高素質人才 推動就業質量提升 一季度,從安徽省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狀況來看,大專、大學和碩士以上學歷需求增幅大於求職人數,使本季度這3個學歷層次求人倍率均有上升,説明企業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與此同時,安徽省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超過31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為了積極對接企業用人需求,同時促進安徽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今年一季度,安徽省人社部門組織開展了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周活動,舉辦專場招聘會62場,提供就業崗位14.8萬個。 除了學歷要求提高,企業對技工也“求賢若渴”。以用工量較大的合肥市為例,今年一季度,該市技工類人才需求攀升,環比增長6個百分點。 “春節過後,製造類企業一線工人變動頻繁,加之皖籍務工人員春節返鄉待業,不少企業抓住機遇,開出高薪大規模招聘技工。此外,很多企業在一季度擴大了生産規模,急缺大量技工類人才。 ”合肥市人才服務中心有關人士分析説,“對此,我們主要通過舉辦多場招聘會、開通‘招工大篷車’等措施,緩解這些企業大部分的用工需求”。 企業需求人員素質不斷提高,是就業質量提升的重要體現之一。而從求職者的角度來看,高質量的就業更意味著擁有更高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工作環境以及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季度,安徽省企業招聘待遇普遍提升,春季新招聘員工平均工資上漲13.4%。 據安徽省人社廳就業局就業服務處有關人士介紹,今年2月中下旬,安徽省選擇合肥市作為調查點開展了春季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情況專項調查。調查顯示,春節後,各企業用工成本基本呈上升趨勢。月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為新興材料行業,達3451元;最低的為批發零售業,也達2500元。 轉移就業人數同比持平 長三角地區最受青睞 今年一季度,安徽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體情況基本穩定,實有外出就業人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月至3月,人社部門監測的安徽省160個行政村實有外出就業人數達143500人,佔勞動力總數的44.60%。本地非農就業人數為33406人,佔勞動力總數的10.38%。 監測報告還顯示,一季度,安徽省160個行政村中新外出就業86358人,其中省內轉移就業8196人,佔新外出就業總數的9.47%;新返鄉人數達85688人,佔上年末實有外出就業人數的60.42%,返鄉主要原因是回家過年。 對比選擇省外轉移就業與省內轉移就業人員的相關數據,不難看出,作為傳統勞務輸出大省,安徽省不少農村務工人員仍優先選擇省外轉移就業。從外出就業具體流向看,長三角地區以43.46%的比例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主要原因是這裡離家不太遠、掙錢相對多。老家在合肥市高劉鎮的焊工劉昌告訴記者,去年他在南京打工,一天能掙190元至200元,老闆吃住全包。同樣的活,在合肥一天能掙160元至170元。劉昌還表示,成家後,他可能會選擇留在合肥打工,可以更好地照顧家庭,待遇差距也不大。 “總體而言,從新外出轉移就業與新返鄉人數指標對比情況來看,雖然因春節因素外出和返鄉指標波動較大,但新返鄉人數與同期新外出人數基本持平,顯示轉移就業形勢總體平穩。從非農就業情況指標來看,隨春節及季節等因素波動情況不明顯,總體情況也較為穩定。”省人社廳就業局就業服務處相關負責人分析説。(田婷)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