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時評:大數據時代,政府要領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0 07:1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廣泛採集數據、綜合處理數據,實現公共服務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這是大數據時代的必然選擇

    點開上海市政府數據服務網,房地産開發企業信息、社保卡受理網點、派出所基本情況……有六大領域數據都可下載使用。近日,上海在此前9家單位試點的基礎上,要求當地所有政府部門都要在年內向公眾提供數據産品瀏覽、查詢和下載等服務(相關報道見昨日本報第16版)。大數據時代,政府如何提升服務能力與治理水平?這樣的探索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2013年被國外媒體稱為“大數據元年”,這一概念迅速成為熱詞。聯合國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的數據存量在2010年已有1200艾字節(EB),並將以40%的年增長率繼續遞增。而僅僅是1艾字節,就相當於13億中國人人手一本500頁的書加起來的信息量。難怪有人説,數據將成為一切組織運行的基本要素,其戰略意義甚至將超過土地、人力、技術和資本。

    政府部門在數據佔有方面,無疑具有天然的優勢。有專門的統計部門、幹部隊伍進行相關工作,有人口普查、經濟普查一類的信息資料,日常工作中也積累了大量與社會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數據。從大數據的角度看來,那些沉睡在檔案袋、文件夾中的數據,有著無比巨大的價值,能産生驚人的效用。比如,某導航公司將上海公開的2萬多條地理位置信息用於地圖編制與更新,服務了上億用戶。北京也結合政務數據和社會力量,開發出“遊北京”和“愛健康”兩個程序,提供餐飲旅遊和衛生保健指南。

    遺憾的是,很多數據還在沉睡。一些政府部門,或是缺乏看深一層的眼界,沒有“大數據思維”,把自己掌握的豐富信息鎖在櫃中、束之高閣;或是缺乏邁開步子的勇氣,擺脫不了“數據小農意識”,動輒以保密和隱私説事;還有少數人把政務數據當做秘而不宣的資源,甚至出現過倒賣個人數據的案例。這些都極大妨礙了政府在大數據時代保障公眾知情權、提高自身服務能力的步伐。

    在新加坡,智慧交通綜合信息管理平臺通過準確預測交通流速和流量,顯著提升了高峰時段車輛的通行效率。這個例子説明,政府領跑大數據時代,公開數據還只是第一步。大數據不僅是技術變革,更是一場社會變革,必然伴隨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領域的變革。很大程度上,大數據就是政府治理現代化的一條技術路徑,具有催生管理革命的效果,也必將給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帶來新的氣象。

    比如,購買一套住房需要填報十幾張表格,一些表格1/3以上的內容是重復的,完全可以利用政府擁有的基礎數據自動生成;比如,“北漂”小夥兒為辦護照返鄉6次補開5張證明,如果實現了綜合數據聯網,完全可以由政府部門內部調取,不必讓老百姓急斷腸、跑斷腿。廣泛採集數據、綜合處理數據,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這是大數據時代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何實現?不斷開拓治理資源、創新治理手段,無疑是重要內容。大數據時代到來,我們正該把握住這一時代潮流,將大數據運用到經濟、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在領跑中彰顯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與時俱進的執政風格和改革創新的執政品質。

責任編輯: 劉笑迪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