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亮點採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6 09:07 來源: 吉林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過去辦營業執照,企業需要先到工商部門申請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再到許可審批部門辦理行政許可手續,最後再回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現在企業註冊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只要材料齊全,當天就能拿到營業執照。”在吉林省政務大廳,正在辦理營業執照的吉林省融澤健康産業集團董事長胡萬忠對如此快的辦理速度著實有些驚訝。

    自2012年10月,吉林省工商系統開始探索市場主體登記審批制度改革,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推行先照後證等改革措施,截至目前,吉林省已有2.5萬戶市場主體享受到這項政策,平均為企業籌建提速3到6個月。“吉林省先照後證這一改革措施,可以説是啟動早、推進快、成效好,全民創業熱情得到有效調動,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營商環境正在逐步形成,為推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省工商局改革辦副主任陳宇如是説。

    除了為企業節省籌建時間,今年3月1日以來,吉林省正式實施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將註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為企業在前期資金籌備上“松了綁”。“改革後,企業註冊資本由‘實繳’改為‘認繳’,首次出資比例、出資期限等也不再受到束縛,可由企業自主約定,這就大大降低了我們創業的門檻。”四平市錦城運輸有限公司王先生拿著手中的新版營業執照高興地説。

    由“先證後照”到“先照後證”,由實繳登記制到認繳登記制,表面上看是政府改變了註冊步驟,實質上卻透露著工商部門職能轉變的明確信號。工商部門以權力的減法,換來市場的加法,新登記市場主體已呈現井噴式發展勢頭。據數據顯示,僅新政實施兩個月來,全省累計辦理企業名稱預先核準業務60656件,辦理設立、變更登記業務91515件,同比增長27%和43.1%;新設各類市場主體達55930戶。

    在促進市場主體“快速生成”的同時,吉林省工商部門始終把營造良好的經商環境、幫助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作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為加快市場主體誠信建設,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優化市場環境,工商部門著力籌建了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通過吉林省市場主體信用信息(過渡)公示系統,記者看到,企業的登記、備案和監管等信息一目了然。省工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3月1日開通至今,公示系統累計訪問量已經突破65萬人次,日均點擊率高達上萬人次。隨著公示系統的不斷完善,還將增加市場主體年度報告申報功能和信用信息自主公示功能。屆時,各個相關部門都會在信用信息系統上進行信息公示,達到信息共享,業務聯動,最終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機制。”

    此外,全省工商系統還將推行經營異常名錄製度和黑名單制度。對納入經營異常名錄或“黑名單”、有其他違法記錄的市場主體及其相關責任人,各有關部門將採取有針對性的信用約束措施,增加企業失信成本,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

    省工商局副局長關景富表示:“日前,《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已經出臺。下一步,全省各級工商部門將圍繞貫徹落實《意見》,與其他部門一道推行好先照後證等改革措施,同時積極建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努力把吉林省建設成為全國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市場秩序最好的地區之一,為促進吉林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實現富民強省目標提供有力保障。”(記者 米韻熹)

責任編輯: 雷麗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