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端午節蘊藏豐富醫藥和保健內容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31 20:3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天津5月31日電(記者周潤健)粽葉飄香,龍舟競渡,又到一年端午時。民俗專家表示,從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和食俗來看,端午節蘊藏著豐富的醫藥衛生和養生保健內容。

    從事民俗研究的天津作家由國慶告訴記者,端午節,也是衛生節,這從宋代吳自牧《夢粱錄》中記載的“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中就可以得到證明。它提醒世人在享受節日的同時,別忘了自身的健康。

    具體到端午節的習俗來看,艾草、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民間普遍認為它們可以退蛇蟲、滅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端午節期間,正是寒氣和暑氣交互轉換之時,多雨潮濕,毒蟲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節懸挂艾草、菖蒲和蒜頭,或者採摘艾蒿等中草藥煮水泡腳,從傳統的衛生防疫角度來説,確實可以避毒蟲、免疾病、消病毒、除惡氣。民間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民俗説法。

    另外,我國民間,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還會將採來的蒲草根切細、曬乾,拌上少許雄黃,浸泡白酒,製成雄黃酒來飲用,為的是驅邪解毒、身體健康。

    除了喝雄黃酒,沐蘭湯也是舊年的一種風俗。根據相傳為西漢戴德所編的《大戴禮記》中記載,“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這裡所説的蘭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指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據説可治皮膚病,去邪氣。此俗流傳至今。

    此外,端午節吃的粽子也有養生保健功效,其中,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粽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民俗專家表示,從衛生防疫的角度看,端午節的這些習俗和食俗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體現了古人對防病保健的重視。在現代人看來,這些習俗有些落後,甚至可笑,但古人在端午時節清潔衛生、排毒養身等良好養生習慣,還是值得後人學習的。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