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在2014年交通運輸工作會上提出全力打造“四個交通”的工作目標,對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處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做好新時期海上應急工作指明了方向。作為兩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國家海上搜救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國家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處置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執行機構,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的工作與“四個交通”密切相關。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築牢海上安全的最後防線,就是用實際行動打造“平安交通”;最大限度地清除海上溢油,維護碧海藍天,就是用實際行動落實“綠色交通”;搜救中心響應部機構改革、轉型發展的要求,推進“科學搜救”進程,既是“綜合交通”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智慧交通”建設的必然要求。 為此,搜救中心必須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加快推進海上應急體系“五化”建設,為“四個交通”發展提供可靠的海上應急保障。 一、強化基礎建設,推進管理運行制度化。“一案三制”是做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處置工作的基礎。一要積極推進《國家海上人命搜尋救助條例》立法進程,指導地方開展海上搜救管理立法工作,推動出臺《國家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處置預案》,及時修訂《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二要在健全部際聯席會議相關機制基礎上,加大對省級海上搜救和海上重大溢油應急處置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探索建立搜救能力考核評估機制。指導各級海上搜救中心建立健全由地方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和當地駐軍共同參與的海上搜救體制和聯席會議制度。三要定期組織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共同參與海上搜救及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處置聯合演習演練,提高成員單位間的協同作戰能力,推行演習演練效果評估機制。 二、強化能力建設,推進搜救隊伍裝備正規化。能力建設是做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處置工作的關鍵。一要加快推進《國家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救助系統佈局規劃》、《交通運輸安全生産和應急體系“十二五”發展規劃》以及《國家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能力建設規劃》的實施,推進國家重大海上溢油監視監測和決策指揮系統工程建設,推動專業搜救力量和綜合基地建設。二要對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及社會層面的搜救資源進行調查摸底,按照“軍地結合、專群結合”的原則對海上搜救應急待命力量佈局進行優化,建立佈局合理、反應迅速、調度得力的科學搜救網絡體系。三要加強對志願者隊伍建設的指導和規範,加大專業培訓力度,擴大參訓範圍,提高志願者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 三、強化體系建設,推進搜救決策指揮科學化。科學化是做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處置工作的重要方向。一要深入總結“科學搜救年”活動成果,固化經驗,探索建立長效機制。二要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和衛星通信手段在海上搜救行動中的輔助決策作用,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的指導諮詢作用,提高海上搜救、重大海上溢油應急指揮科學化水平。三要支持海上搜救、重大海上溢油應急處置先進理念、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工作,做好海上溢油監視監測技術、大型水面溢油回收裝備的研發及成果應用。四要建立重大海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緊急磋商工作程序,建立科學、合理的搜救成功率指標體系,組織針對客船、大規模漁船遇險搜救和惡劣海況條件下實施搜救的交流與研討。五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搜救成功率指標體系,客觀反映搜救趨勢變化和經濟社會效益。 四、強化合作交流,推進搜救理念視野國際化。合作交流是做好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處置工作的重要方法。一要發揮海上搜救低敏感度的優勢,積極參與國際搜救事務,繼續加強與有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學習和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拓展國際化視野。二要加強與港澳臺海上搜救合作,舉辦好“2014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推進簽訂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合作文件。三要繼續加強中美、中澳、中韓、中日、中國—東盟海上雙邊合作交流及中日俄韓四國合作機制等多邊交流,擴展海上搜救應急聯合行動的廣度和深度。四要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和東盟論壇框架內,重點做好中國—東盟海上搜救熱線、聯合沙盤演習等合作項目。 五、強化內部管理,推進日常工作窗口化。窗口化是各級海上搜救中心建設的努力方向,中國海上搜救中心作為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辦事機構,要切實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一要建立和運行《中國海上搜救中心運行管理體系》,建立工作質量監督和考核體系,努力打造成行業乃至全國的文明示範窗口。二要積極推進“惠海澤航、人本至善”搜救文化品牌推介及創建工作,加強對搜救機構文化創建工作的督促指導,切實發揮文化的潛移默化作用。三要加強與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認真紮實開展調查研究,及時解決碰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成為各單位業務交流和信息傳遞的橋梁和紐帶。四要加大對搜救協調員的培訓和管理工作力度,提高搜救隊伍的正規化水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