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是創業就業的有效之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05 10:46 來源: 中國經濟網
【字體: 打印本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簡政放權措施促進創業就業。(6月4日中國政府網)

    簡政放權,是近期網民的熱搜詞。自2013年4月24日首批取消和下放71項行政審批事項起,國務院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這次常務會會議確定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項行政審批事項,是在去年取得積極成效的基礎上,李克強總理對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所做的承諾的部署:年內將再取消和下放200項以上行政審批事項。從這個角度看,中央政府推進簡政放權的力度和決心明確有力,並且按照既定的時間表推進。

    目前,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包括就業在內的結構性矛盾開始突出。可以説,經濟發展的增速換擋期到了關鍵時候。如果按照傳統的應對之策,擴大投資成為一時之選。可是,從近幾次國務院常務會會議可以看出,決策層已明確不會因一時波動出臺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的健康發展。因此,在這個背景下,進一步簡政放權,削權讓利,讓政府歸位、市場發力。盡可能地把一些權限交給市場主體,把市場能辦的放給市場,把政府該管的管住管好。不僅可以有效釋放市場活力和動力,而且可以真正地換檔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眼下,正是大學生畢業季。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今年全國共有727萬高校畢業生畢業,這意味著,繼 “史上最難就業季”的2013年後,今年將再增28萬,增量不大但總量很大,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雖然就業難是每年都關注的話題,但解決好他們的問題是一項重要任務。如何緩解就業壓力,讓這些年輕人迸發出創新的勇氣和創業的激情,簡政放權是一個方向,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和先手棋,激發創業就業新活力。

    會議確定,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項行政審批事項,其中“享受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核準”等關係投資創業的34項審批事項。這些行政審批的減少更多是現實的需要,現在很多追求自由不羈的80後和90後,沒有太多耐心去跑那些繁雜的手續,在辦理手續的過程中不是打了退堂鼓,就是找一些代理機構,花了錢,還未必辦好事,到最後不願意和政府打交道。繼續減少審批項目,簡化辦事手續,讓從行政審批“馬拉松”到“馬上辦”,才能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不安於現狀,立於創業,才能讓更多中小微企業涌現出來,從而激勵投資創業,促進就業。

    就業創業難,在一個方面也與資質資格認定多、考試多、證書多有相當大的關係。名目繁多的資質資格認定,事實上抬高了就業門檻。一紙證書漫長的認定過程,有可能擋住了不少年輕人的就業創業之路。會議決定在保持資質資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減少部分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先期取消一批准入類專業技術職業資格。今後,凡沒有法律法規依據和各地區、各部門自行設置的各類職業資格,不再實施許可和認定。逐步建立由行業協會、學會等社會組織開展水平評價的職業資格制度。繼續簡政放權,簡化創業手續、降低創業門檻,才能更好地解決就業。調動創新的積極性。

    值得注意和提醒的是,各地方和部門要跟上中央簡政放權的節拍。如果不同步繼續加快簡政放權,行政對市場“看得見的手”仍然存在,只是從地方轉移到了地方。但是要跳出過去“一放就亂”的循環,徹底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就像總理在常務會上強調的那樣,“放”是放活,而不是放任;“管”要管好,而不是管死。各部門必須要各負其責,明確需要改革的行政審批目標。

    一“簡”一“放”,砍掉了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激發了市場活力,增強了發展動力,改善經濟結構、促進社會就業的疊加效應,為當前中國經濟增添了一抹亮色。(經濟日報記者 陶瑞鋼) 

責任編輯: 郭曉婷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