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18個菜9個打包,穿外套開空調,馬路鋪了挖、挖了鋪……中央“八項規定”實行後,黨政機關的奢靡之風縮小了市場,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各種日常生活中名目繁多的浪費現象卻打著“情面”“工作”以及“城市建設”等幌子招搖過市,值得警惕。 人情消費何時了 5月26日,中紀委發佈了最新調查數據,截至今年4月底,因大操大辦婚喪喜慶受處分官員達1300人,佔總受處分官員人數的10.9%,其中包括兩名省部級、74名地廳級幹部。 “別説領導了,就是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會借著各種理由請吃請喝,立各種名目收錢。”問及身邊是否有用各種理由收禮錢時,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58歲的農民王玉鳳這樣回答。王玉鳳給記者算起了賬:“1月,隔壁鄰居家孫子滿月,我送了500塊;3月初,親戚的孩子結婚,又送了500塊;5月,朋友的父親生病住院,我給了300塊。”王玉鳳説,“沒辦法,每年都要送出萬把塊錢的禮錢”。 有調查顯示,我國戶均人情消費支出佔家庭總收入的比重高達7.9%,農村家庭則達11.4%;53.2%的受訪者表示人情消費給自己造成了沉重負擔,其中15.6%的人認為負擔“很重”。 曾研究過人情消費的南通大學黨委書記成長春表示,“隨禮風”的盛行,危害很大,為收禮錢大辦宴席,浪費人力、物力,同時助長腐敗行為,敗壞黨和政府的形象,這應引起社會的警惕。中國自古就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古訓,在物質生活大為改善的今天,更應該重禮儀、輕禮品,重情感、輕情面,讓人際關係更加純真。 細節性浪費也要狠剎 中央倡導“反對鋪張浪費”深入人心,公款吃喝、超標準接待等顯性浪費得到了有效控制,“細節性浪費”也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視,各地也都提出了創建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但在實施時卻仍常常被忽視。 6月10日,南京的氣溫達到30攝氏度,而一走進一棟政府辦公大樓,一股涼氣便撲面而來。記者發現,這棟樓裏,大多數房間的空調溫度都設在23攝氏度以下,由於溫度過低,一些辦公人員披著外套。 “既然嫌冷,為什麼不把空調關掉?”記者疑惑。 “關了不就熱了嘛,穿外套開空調,很舒服。”一名工作人員回答。 而更令人驚訝的是,一天僅有幾人“光顧”的衛生間,空調溫度竟只有18攝氏度。一棟大樓有10個衛生間,一個夏天得浪費多少度電呢? 而這,只是細節性浪費的冰山一角。“參加一次會議,拿一摞材料,薄的幾頁、厚的幾十頁,一個月參加10多次會議,光材料就有好幾斤。”在一次政府會議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參會人員告訴記者,每次開完會,他都把材料帶回家,但由於有電子版,這些紙質材料根本沒有用,最後還是扔在垃圾桶裏。 其實,這些浪費完全可以避免。例如會議材料,組織者完全可以有選擇地將會議材料做成電子版,提前發給參會者,這樣既幫助參會者提前了解會議內容,提高開會效率,又能節省資源,何樂而不為呢? 有專家指出,細節性浪費的根源在於:人們認為辦公室的東西是公家的,缺乏從細節上為公節約的理念。其實,只要我們能改變觀念、多點務實精神,完全可以避免這些細節性浪費。 重復建設是最大的浪費 一個鐵皮房、幾件晾曬的衣服、一行“禁止通行”的標語……這是記者6月12日在江蘇南京凱旋路隧道見到的場景。這條隧道2005年建成開始,就從未通車,至今已荒廢整整9年。 2005年,南京為了舉辦十運會,新建馬術比賽場地——南京國際賽馬場,而為完善賽馬場的配套交通設施,又專門修建了凱旋路隧道。這條隧道造價至少5000萬元,但由於位置十分偏僻,車流量特別少,因此如果開通隧道,則無論車輛多少,南京每年都要至少花費20萬元來養護隧道,為了不花冤枉錢,南京市政府只能封閉凱旋路隧道。 雖然隧道處於封閉狀態,但是隧道的電力系統、排水系統以及部分照明設施等卻必須要正常維護,每年仍要“吃掉”10萬元財政補貼。 荒廢的凱旋路隧道只是基礎設施浪費的一個縮影。在宿遷市洋河新區趙圩村,記者看到,3條加起來有四五公里長的瀝青馬路還沒完全修好,就又被泥土覆蓋,重新種上了莊稼。該區管委會組宣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段道路大約佔用了100多畝農田,本來是想高標準打造道路,但是相關的土地手續不完備,便根據上級要求進行了整改。”趙圩村一個50多歲的農民刨了近40厘米深的泥土,只見黑色的瀝青路面便露了出來,他説,“這原來都是高産田,但由於現在下面鋪了瀝青,已經沒法種水稻和麥子了”。今年上半年,南京一條南北走向、長約1.5公里的馬路,半年內兩次遭遇“開膛破肚”,不僅造成交通阻塞,給公交車輛、行人造成麻煩,也給沿街店舖造成巨大損失。 長期研究公共管理的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王宗榮表示,重復建設舊病一再復發,其原因在於病灶沒有根除。不少地方大把大把花錢,想建就建,想拆就拆,浪費錢財不説,更不免讓人質疑當地政府是否缺乏長遠規劃意識和背後的利益動機,消解老百姓對政府的信任。 有關專家表示,中國大量的財産用在了重復建設上,建設—拆除—建設,導致大量的國民財富付諸東流。中央在“十二五”規劃裏將過去的“國強民富”改變為“民富國強”,這意味著一種執政思路的根本改變。一個國家只有所有的老百姓富裕起來,國家才能真正強大,現在到了認真反思這種只顧粉飾業績而造成大量浪費行為的時候了。(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南瓊)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