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試水“大部制” 政府“瘦身”提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6-17 16:23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重慶6月17日電(記者 張桂林) 16日,在重慶兩江新區,由工商、質監、食藥監等5個駐區部門整合而成的兩江新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掛牌成立,將統一承擔起生産、流通、消費等環節的市場監管和服務。此次大跨度的機構整合,是兩江新區試水“大部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的又一重大改革舉措。

作為內陸開發開放的“國家試驗田”,兩江新區近年來積極先行先試,以實施“大部制”、精簡行政審批、優化市場監管為突破口,自我“瘦身”,規範政府之手,最大限度提升行政服務質量和效率,激發市場活力。

早在成立之初,兩江新區就把職能關聯的內設部門率先合併。經濟運行局統一承擔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外經貿、統計等4部門職能;建設管理局則整合了建設、市政、交通、安監等9部門。“大部制”下,同質、交叉的事務一併辦理。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為例,通常要跑八九個局,而在兩江新區一個窗口受理,同一部門內部快速流轉,效率大為提高。

針對市場監管領域普遍存在“九龍治水”、重審批輕監管等問題,兩江新區勇吃“螃蟹”,以“大部制”整合機構、創新體制。新組建的市場和質量監管局較原來5個局縮減一半的科室,機關編制減少近4成。大幅“瘦身”的同時,監管模式也得到優化“重構”。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市場和質量監管局局長何友生介紹,除工商、質量、食品藥品監管職責外,新區部分內設機構的市場監管職責也將逐步劃轉過來,最終形成一體化“大監管”格局。同時,監管局的審批事項全部從業務科室分離,專門成立行政審批科,進入政務大廳一口辦公;60%的人員下沉基層所,就近服務市場主體,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與此同時,兩江新區還在探索按照行政決策、審批與監督執法職能相對分離的原則,組建相對獨立、集中統一的行政綜合執法機構,分別在建設管理、市場管理和其他管理類等3個領域統一開展綜合執法,從根本上解決多頭執法、多層執法、重復執法問題。

精簡行政審批,向市場、社會放權,兩江新區毫不含糊。重慶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一次性下放283項市級行政審批等管理事項和權限,給予新區較完整的省級經濟審批權限。兩江新區提出“不能走了‘惡婆婆’,來了‘惡媳婦’”,對審批權限大膽“開刀”:不涉及土地、財政補貼政策的社會投資項目,只需備案核準,不再審批;對符合産業佈局要求的外商投資項目,外資主管部門不再前置審批,改為後置備案;在工程建設消防領域,實行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分離,強化事中事後的質量抽查和終身責任制。

審批流程也不斷優化“再造”。兩江新區政務中心常務副主任林海介紹,從註冊登記“一表制”,到互不為前置並聯審批、非要件容缺受理,再到把274個審批事項的要素申報、受理、審核標準化、公開化,最大限度壓縮自由裁量空間,最大程度提升效率。6月初,還上線“兩江新區網上行政審批大廳”,試行全過程網上審批,下一步將逐步實現“不見面審批”。

如今在兩江新區,內外資企業註冊總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2個和2.5個工作日,工程項目建設審批從近300個工作日壓縮至28個工作日。政務中心審批服務窗口已經辦結的審批事項,平均較法定時限提速86%以上。

政府“瘦身”提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帶來發展“紅利”。統計顯示,今年1到4月,兩江新區直管區域新發展各類市場主體同比上升62.7%;新增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10%;新區招商簽約落地項目達103個,合同投資總額245億元。

責任編輯: 傅義洲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