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車玉明、劉錚、王宇、韓潔)時至年中當盤點。在減速換擋、轉型升級中砥礪奮進的中國經濟,即將交出“上半場”成績單。如何看待經濟增速的新常態?當前的風險與挑戰究竟在哪?中國經濟巨輪向何處去? 變革調整成為主基調 中高速增長成為新常態 全國70個大中城市5月份房價環比下降的達到35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這一數據,吸引人們眼球的不僅是樓市變局,更有整個宏觀經濟走勢的新動向。 一定程度上,樓市影響經濟走勢。前5個月,全國商品房投資增速持續下滑,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降幅不斷擴大,土地購置面積同比繼續下降,庫存增加。供求結構的變化,決定了房地産市場的新局面。 觀一葉而知時變。今天,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的深度調整與轉型升級,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基調;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正在成為宏觀經濟的新常態。 一些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定格了半年來經濟發展的新態勢。 固定資産投資前5個月同比增長17.2%,出口5月份同比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月份同比實際增長10.7%。 全社會用電量1至5月同比增長5.2%,第三産業用電量增速達到6.4%。鐵路、公路、水運累計完成的貨運量、貨物週轉量1至4月同比分別增長7.4%和5.4%,增速較去年同期放慢1.5個和加快0.6個百分點。 前4個月城鎮新增就業473萬人,比去年同期多增3萬人;城鄉居民收入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風起于青萍之末。分析宏觀大數據更要留心那些細微的趨勢性變化。 以投資為例,前5個月在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增速均略有回落之時,第三産業投資增速卻提高0.3個百分點,顯示出服務業發展的新勢頭,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正在出現某種細微變化。 從投資主體看,民間固定資産投資佔全國的比重達到65.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個百分點,民間資本對推動經濟發展的主體作用更加凸顯,發展活力更加突出。 高低起伏震蕩之間,數據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這就是宏觀經濟運行雖然面臨下行壓力,但仍處於合理區間範圍,而且正在沿著宏觀調控設定的軌道滑行。 風險與壓力是前進動力,挑戰與危機是改革契機 20多天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訪問中國。在與政府部門和各界代表深入討論時,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是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的確,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正處在一個微妙時刻。一方面,中國依然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具有健康向好發展的雄厚基礎;另一方面,下行壓力以及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潛在風險,又使其面臨巨大的挑戰。 穩中有憂,尤需防微慮遠。如果説中國經濟巨輪正以合理的航速前行,那麼地方債、影子銀行等就是必須提防的漩渦與暗礁;産能過剩、財稅減收、樓市低迷就是要勇於突破的激流與險灘。 審計顯示,截至去年6月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為17.9萬億元,與國際相比這一規模不算巨大,處在安全範圍之內,但地方債務相對“不透明”以及在局部地區可能存在的隱患,仍是不容輕視的風險點。 從另一個角度看,産能過剩、財稅減收、樓市變局等風險挑戰,其實是經濟結構性失衡所折射出的不同鏡像:過度投資在實業領域表現為製造業産能過剩,在金融領域為影子銀行繁榮,在投資行為中為樓市泡沫膨脹,最終在財務盈虧上演化為地方和企業負債的累積。 風險的暴露未必是壞事,處理得好反而可能成為經濟再平衡的契機。這種風險也是一種警醒,要更多發揮市場主體創造社會財富的作用,培育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風險與機遇從來都是一對孿生兄弟。加速推進有利於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的改革舉措,從具體問題抓起,著力解決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才能實現化險為夷、危中尋機,為實現更好發展提供可能。 精準發力凸顯調控新思維 定而有謀期待下半場更精彩 挑戰和風險面前,中國經濟將向何處去?下半場的中國經濟將如何發力,實現全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持續向好? 6月9日,人民銀行宣佈對部分支持“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的商業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連同不久前出臺的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實施範圍等一系列措施,中國式的“微刺激”展示了定向調控、精準發力的新思維。 改革工商登記註冊制度、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縮減投資核準範圍、向社會資本開放首批80個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項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 今年以來,一系列簡政放權的改革舉措,特別是行政審批“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的推行,進一步管住了政府“閒不住的手”和向企業“亂伸的手”,為市場主體鬆綁,讓市場發力,各類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公平競爭環境加速形成。 6月初,全長1776公里的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開始全面啟動動車聯調聯試。這條連接甘肅、青海、新疆3省區的高速鐵路,設計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預計年底通車,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它的開通將大大“拉近”西部和內地的距離。 近年來,國家明顯加大中西部地區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今年已確定將國家投資的80%投向中西部地區。鐵路投融資改革也在加快,更多社會資本將進入鐵路建設領域。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不僅有利於這些地區的發展,而且有利於形成國家經濟新的增長極。 與之相類似,絲綢之路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等新的經濟支撐帶建設正在提速,上海自貿試驗區等全面改革正在深化,綠色工業、新能源、節能環保技術和産品開發正在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等民生改善項目正在持續發力……中國經濟已進入提質增效升級的新階段,向著中高端水平不斷邁進。定而有謀,穩中有為。有了今年上半場穩中向好的良好基礎,相信下半場的中國經濟表現一定會更加精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